軟腐病
(Soft rot)
病原菌:Rhizopus
stolonifer
(鄭安秀、葉忠川、蔡竹固。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56頁。葉瑩編。)
病原生態:
本病為主要的倉儲病害之一。若採收前遇較長的多雨、高濕期,在較粘重及排水不良的土壤,本病亦可能在田間發生。主要以腐生狀態存在於多種植物根圈附近土壤中或腐葉上,偶爾也存在於木瓜、草莓、甘藷、棉花、核果類等表面危害;為19種溫帶及熱帶水果貯藏性病害,如蘋果、櫻桃、梨、葡萄、柑橘、檬果、番石榴等,多由傷口侵入並造成組織水浸狀腐爛。
(鄭安秀、葉忠川、蔡竹固。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56頁。葉瑩編。)
(林正忠、蔡叔芬。2004。蓮霧霉腐病。植物保護圖鑑系列14-蓮霧保護。第72頁。農委會動植物防檢疫局。台北。154頁。)
病徵:
罹病塊根病徵擴展迅速,約2~3天即可使整條塊根呈軟腐狀,組織變淡褐色,流出水狀液,且具特殊之惡臭。後期則於甘藷表面出白色菌絲,及大量的黑色孢子囊,成為第二次感染源。病菌並不危害未成熟果實或葉片,主要危害成熟果實,可形成大量的菌絲及孢囊,在果樹上會造成落果。病菌危害初期病徵會產生白色菌絲,但後其孢囊梗頂端著生暗色孢囊,稍一碰觸,大量黑色粉狀分生孢子即會掉落,孢囊會由病斑中央先出現,病斑擴展快速,外圍新生菌絲保持白色,向內形成暗色至黑色菌絲。
(鄭安秀、葉忠川、蔡竹固。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56頁。葉瑩編。)
(林正忠、蔡叔芬。2004。蓮霧霉腐病。植物保護圖鑑系列14-蓮霧保護。第72頁。農委會動植物防檢疫局。台北。154頁。)
防治方法:
一、 |
病原菌由新鮮傷口侵入,所以採收時應盡量減少塊根破損,注意倉庫衛生。 |
二、 |
塊根進倉後,提高倉內溫度到30~33℃和濕度90%以上,維持約4~5天,促進傷口產生木栓形成層,可有效防止病原菌侵入。其後再降低溫度至13~15℃,並保持室內通氣良好。 |
(鄭安秀、葉忠川、蔡竹固。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56頁。葉瑩編。) |
|
|
|
病徵 |
|
|
(廖嘉信,1990,台灣農家全書植物保護專輯
第19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