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金花蟲
(Asparagus beetle)
學名:Crioceris
orientalis Jacoby
(陳文雄、陳昇寬、張煥英。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390頁。葉瑩編。)
生態習性:
東方金花蟲交尾後,雌蟲將卵散產於果實上或植株之枝葉上,母莖上則未發現卵。產卵時母蟲會分泌膠狀物,將卵年於植株上。甫孵化之幼蟲隨及找尋果實並蛀入其中取食,且將糞便排出蛀孔外。通常一果實只有一幼蟲,當果肉或內含幼嫩種子等被啃盡後,幼蟲咬破果皮外出,遷移到其他果實繼續危害,平均一幼蟲可為害2~4粒果實,對產量影響甚鉅。幼蟲有四齡,老熟幼蟲自被害果鑽出,在土中作一蛹室而化蛹其中。成蟲終年可見,啃食植株之幼嫩部位或莖葉之表皮,亦會啃食果實。成蟲食量較幼蟲為大,一隻成蟲通常可為害4~5粒果實。年可發生10代。
(陳文雄、陳昇寬、張煥英。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390頁。葉瑩編。)
形態:
卵: |
長橢圓形,長約0.9~1.1供哩,初產時為淡綠色,半透明,其上被有黑色膠狀物,可黏於植物體表。 |
幼蟲: |
蠐螬形,甫孵化之幼蟲體色透明,第一腹節背面兩側,氣孔之上方各具黑色斑一個,硬皮板黑色,幼蟲之氣孔開口有篩板狀膜。老熟幼蟲體軀肥胖,呈桔黃色,背側之黑點消失,體壁有點狀突起。體長約4.5~6.1公厘。 |
蛹: |
為裸蛹,體長約4.9~5.8公哩,甫化蛹時成黃白色,而後逐漸加深,羽化前成桔紅或桔黃色,腹部末端具突起一對。 |
成蟲: |
體長5.55~6.25公厘,頭部黑色,觸角黑色,絲狀,具11節。頸部及前胸背板為桔紅或桔黃色,表面具有微小點刻,呈條狀排列,共11條。翅鞘之外方,即前緣有明顯之翅鞘緣。翅鞘基部各具一明顯或暗灰色之翅肩斑或缺如。腳黑色,腿節發達。腹部腹方黑色,密生絨毛,腹節與後胸背板交接處,有排列整齊之突起。 |
(陳文雄、陳昇寬、張煥英。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391頁。葉瑩編。)
危害狀:
果實及種子被啃食,只剩下表皮。
防治方法:
一、 |
參考使用黃條葉蚤之用藥防治。 |
二、 |
割除母株、燒燬,以降低族群。 |
(陳文雄、陳昇寬、張煥英。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391頁。葉瑩編。) |
|
|
|
東方金花蟲成蟲 |
|
裸蛹 |
(陳文雄、鄭安秀,1997,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根87頁) |
|
(陳文雄、鄭安秀,1997,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根87頁) |
|
|
|
漿果被幼蟲為害狀 |
|
|
(陳文雄、鄭安秀,1997,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根87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