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蔬菜-甕菜

 
項目符號 葉菜類
項目符號 甘藍
項目符號 白菜
項目符號 油菜
項目符號 芹菜
項目符號 芥菜
項目符號 芥藍
項目符號 韭菜
項目符號 茼蒿
項目符號 莧菜
項目符號 結球白菜
項目符號 菠菜
項目符號 萵苣
項目符號
項目符號 甕菜
項目符號 根莖菜類
項目符號 果菜類
項目符號 花菜類
項目符號 食用菇類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基本資料
氣候及土壤條件
裁培品種
裁培管理
雜草
綜合防治
裁培管理

  蕹菜喜高溫多濕,分枝力強,蔓葉生長速度快。產量取決於採收次數及每次採收量,為增加採收次數及每次採收量,主要應掌握「早栽植、多施肥、勤採收」的原則。因此,栽培管理工作應以三個關鍵來發揮高產的潛能。

一、 園地的選擇
蕹菜栽培應選擇水源充足,灌排水迅速的田地,尤其是水生栽培者。連作會影響產量且容易發生病蟲害,因此,應實施輪作,但不要與番茄、甜椒、菸草、馬鈴薯、茄子、篦麻、胡麻、黃麻、落花生、絲瓜、苦瓜、蘿蔔、紫蘇及草莓等作物輪作,以避免發生青枯病。與水稻輪作二季是最好的還擇,若無法輪作則應採取休耕方式,但田區必須翻犁曝曬,以降低土壤中青枯病菌的菌量。
二、 整地
一般旱地栽培,整地前應先清除雜草,而後施用基肥或苦土石灰再充分耕耘,並做成寬1.2~1.4公尺,高10公分的畦,畦面應力求整平。若在地勢平坦,灌溉容易或施行噴灑灌溉的田地,可做2~4公尺寬的平畦,以節省勞力。如果水生栽培,整地前應先以少量水灌溉,每10公畝均勻撒施有機質肥料2000公斤、硫酸錏65公斤、過磷酸石灰55斤、氯化鉀20公斤作基肥,施用後充分耕犛翻入土中,再用粑子整平,並使田中的水位保持在1~2公分,準備定植。
三、 播種或定植
旱地栽培通常採用撒播、條播及點播方式,因此播種量有所差別。撒播每10公畝為15~20公斤,條播為10~13公斤,點播為7~10公斤,播種後再用腐熟堆肥與土壤混合充分覆蓋畦面,以利發芽。水生栽培通常採用定植苗,可用直播的幼苗或插穗,種苗須選擇健康無病蟲害之藤蔓,以節間較密者為佳,切忌使用過於徒長者。種苗以切取10~15公分之幼苗,或帶有4~5節之插穗插入土中,定植時以苗的基部三節插入土中,葉片露出水面,成活率最高。種植時每四行應空出一行,做為栽培管理時之通過,行株距為20~25公分。
四、 灌溉及排水
蕹菜為半水生蔬菜,為確保莖葉嫩度及提高產量,灌溉排水極為重要。旱地栽培者,於旱季時,每天早晚澆水一次為宜,若有水源,最好每隔2~3天全園淹灌一次。水生栽培者,在植株成活後,應注意田間灌排水並經常保持流通性,避免發生田間缺氧,致水質發臭而影響品質。灌水深須維持在5~10公分,以抑制雜草生長。定植期或生育後期,若遇低溫或寒流,應採取防寒措施。
五、 除草
蕹菜生長力雖強,但栽培田仍易孳生雜草,雜草會與蕹菜競爭養份與水份。因此旱地栽時,須定期拔除雜草,除草宜選在晴天進行。若以水生栽培時,可在定植後使用水田除草劑「丁基拉草」5%粒劑,每分地施用3公斤以防除雜草,生育期間如有雜草應隨時拔除。
六、 採收
旱地播種栽培且一次整株採收者,在發芽後如管理良好,經20~25天即可採收,經清洗分級包裝整齊美觀後,品質幼嫩,極受消費者喜愛。若多次採收,則適時與恰當的採收是高產及優質的關鍵。第一次採收後,視氣候狀況,通常每隔18~21天採收一次,採收5~6次即應重新種植。採收時以鐮刀從地上部約1公分處整叢割取,並將採收的蕹菜清洗捆綁,運到市場販賣。水生栽培者,全年以採收八次居多,主蔓或側蔓長達35~45公分時即可第一次採收。在採收初期或後期,因溫度較低,生長較慢,可每隔10~14天採收一次,生長旺期則須7天採收一次。第一、二次採收時,基部應留2~3節,促進側蔓萌發以提高產量,以後則留1~2芽即可。若留芽過多致側蔓生長過多,會因營養分散使生長纖細緩慢,影響產量與品質。若藤蔓過密而生長衰弱,可疏去過密之弱枝,後期還可適當除老根,達到更新的目的。在採收初期,常會因施肥與灌排水管理不當,或過久不採收,而發生「走蔓」現象,即蔓徒長纖細、節間過長,因此應注意施肥及灌排水,且在第一次採收時即留基部2~3芽,並摘除主蔓。此外,在進行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及採收時,也須注意不要踩踏植株,並保持田間清潔,以免誘發病蟲害,而影響植株生育與產量。

  植物保護技術專刊系列4(蕹菜),P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