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蔬菜-玉米

 
項目符號 葉菜類
項目符號 根莖菜類
項目符號 果菜類
項目符號 毛豆
項目符號 冬瓜
項目符號 玉米
項目符號 西瓜
項目符號 長豇豆
項目符號 南瓜
項目符號 扁蒲
項目符號 洋香瓜
項目符號 胡瓜
項目符號 苦瓜
項目符號 茄子
項目符號 甜椒
項目符號 番茄
項目符號 絲瓜
項目符號 菱角
項目符號 萊豆
項目符號 豌豆
項目符號 花菜類
項目符號 食用菇類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紋枯病
媒紋病
葉斑病
銹病
露菌病
紋枯病 (Sheath blight)

病原菌:Rhizoctonia solani Kuhn=Thanatephorus cucumeris (Frank) Donk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糧食作物及其他篇,第24頁。台中。412頁。)

病原生態:
  
本病菌和水稻紋枯病是同一病源,可相互感染,因此與水稻輪作時,若水稻有紋枯病,則玉米也容易發生。春作末期及夏作高溫多雨之季節,發生較多,與生長期無關。環境適合時,病勢進展迅速,34天即可使全株枯乾,是夏季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目前的栽培品種均無抵抗性,病菌可藉由種子傳播。殘留在田間的菌核,為最主要感染源。

(葉忠川。1989。玉米病害。台灣農家全書,第169頁。行政院農委會。台北。263頁。)

病徵:
  
病斑可出現在植株地上部任何部位,包括葉片、葉鞘、莖、苞葉與穗部。病斑纇似水稻紋枯病,稻草色,上面有白色或粉紅色之菌絲,後其表面有黑褐色之菌核。高溫高濕易發生,得病後若環境適合,病勢進展迅速,34天便可使植株枯乾。侵入種子之菌絲與殘留在田間之菌核是重要感染源。

(鄭安秀、葉忠川、蔡竹固。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第50頁。葉瑩編。)

防治方法:

一、

採用健康種子,種子須經藥劑處理。

二、

注意田間排水,避免過份密植成通風不良。

三、

勿與水稻輪作,燒毀稻草以減少感染源。

四、

開花期使用有機砷劑防治紋枯病時,須注意勿對花粉造成傷害,若有必要,可採用粒劑,以防與花粉直接接觸。

 

(葉忠川。1989。玉米病害。台灣農家全書,第169-170頁。行政院農委會。台北。2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