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蔬菜-甕菜

 
項目符號 葉菜類
項目符號 甘藍
項目符號 白菜
項目符號 油菜
項目符號 芹菜
項目符號 芥菜
項目符號 芥藍
項目符號 韭菜
項目符號 茼蒿
項目符號 莧菜
項目符號 結球白菜
項目符號 菠菜
項目符號 萵苣
項目符號
項目符號 甕菜
項目符號 根莖菜類
項目符號 果菜類
項目符號 花菜類
項目符號 食用菇類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青枯病
白銹病
根腐病
葉斑病

白銹病 (White blister)

病原菌:Albugo ipomoeae-panduratae

(黃晉興。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第179頁。葉瑩編。)

病徵:
  主要為害葉片,大多發生於葉背,偶爾發生於幼莖、花梗及花苞。初期呈淡白斑點,隨後斑點擴大為黃或黃綠色圓斑,並略為凸起,大小210公厘不等,斑點有時會聚集成群,造成大面積的黃綠斑塊,罹病嚴重的葉片無法正常開展,甚至造成組織壞死,形成局部葉枯。葉片罹病部位會產生白色、圓形至不規則形隆起,是為病原菌之游走胞子囊堆,為本病主要傳染源。在疏於管理的蕹菜栽培田,病害發生嚴重時甚至可感染幼莖,罹病的莖部呈現肥大畸型現象。

(黃晉興。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第179頁。葉瑩編。)

發生生態:
  本病多見於夏秋季,冬季較少。白銹病之生活史約57天,在疏於管理的栽培田,病害發生嚴重時可感染幼莖,罹病的莖部呈現肥大畸形現象。夏秋季高濕多雨之際,白銹病在田間之病勢進展初期緩慢,待葉片上少量的游走孢子囊堆成熟後突破表皮,藉風、雨逸散,釋放出游走孢子囊,在葉片高濕或具水膜時釋放游走子,這些二次感染源大量產生,伺機侵入寄主之氣孔,感染植株而造成嚴重的病害。

(黃晉興。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第179頁。葉瑩編。)

防治方法:
  預防重於治療,首重選擇來源乾淨的種子或莖蔓,以減少種苗帶菌的機率。連續採收之栽培田應在日夜溫差大,露水重時注意本病的防範,由於葉菜類採收期短,化學藥劑施用必須極注意安全採收期,以免有農耽殘留的顧慮,尤其是水蕹菜栽培,通常是不定期採收,施用藥劑需更加小心。若是陸蕹栽培,比較可行的方法是以銅劑,在發病初期或栽培前期便先施用,比較能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用藥細節則可就近向轄區鄰近的試驗改良場所諮商。

(黃晉興。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第179頁。葉瑩編。)

蕹菜白銹病病徵   蕹菜白銹病下表皮之白色病原菌孢子囊堆

  植物保護技術專刊系列4(蕹菜),P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