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果樹-印度棗

 
常綠果樹
木瓜
印度棗
百香果
枇杷
柑桔
香蕉
荔枝
草莓
番石榴
椰子
楊桃
鳳梨
蓮霧
龍眼
檬果
釋迦
落葉果樹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小白紋毒蛾
台灣黃毒蛾
盲椿象
星天牛
粉介殼蟲
柑桔葉蹣
葉蟬
星天牛

學名:Anoplophora malasiaca (Thompson)

生態習性
  成蟲平時棲息於枝葉上,咬食嫩枝表皮及葉片致使嫩枝枯死。成蟲產卵在根部附近,以口器咬破樹皮呈一丁形裂縫,伸入產卵管產卵其中。幼蟲孵出之後於皮層內蛀食,形成馬蹄隧道,並向外穿鑿小孔排出糞。幼蟲繼續蛀食為害木質部,造成樹液無法上升而造成乾枯或被風吹斷的現象。
  在樹幹年生 1代,成蟲多出現於4~9月間,棲息於枝葉間,嚼食嫩枝皮部與葉部致嫩枝枯死,成蟲壽命約1 個月。雌蟲在樹幹下部樹皮咬成"T" 字形裂逢,再產卵其中,每處1 粒,每1 雌蟲產卵10餘粒,卵期1~2周。孵化後的約蟲即蛀食皮層,初見樹液溢出,並有鋸屑狀的蟲糞排出。被害樹容易被風吹倒,至8、9月間,因幼蟲在樹皮內繞食樹幹基部半周或1 周而致全樹枯死。
  幼蟲成長2 個月後至體長20公厘時,開始蛀入木質部為害,以老熟幼蟲越冬,翌春化蛹於孔道中。

形態

卵: 橢圓形,初產時乳白色,後轉黃褐色,如米粒大。
幼蟲: 老熟幼蟲乳白色,頭,口器褐色,前胸最大,背、側腹面有黃褐色斑紋,背面斑紋成凸字形。胸足退化,幼蟲期10個月,在隧道內越冬,來春化蛹。蛹乳白色及璃蛹、頭、觸角、口器及足等均可自由活動,羽化後,在樹皮內靜止一個時間後,咬圓孔外出。體長24~40公厘。,大小約3.5x1.7 公厘,。幼蟲體乳白色,頭暗褐色,前胸最大,其背、側、複面均有黃褐色斑紋,背面斑紋呈凸字形。胸足退化,此與桔天牛(Nadezhdiella cantori Hope) 幼蟲有別,體長 5~60公厘,因蟲齡而異。
蛹: 體為淺黃白色。裸蛹,觸角較長,體形與成蟲相似,長約30公厘。
成蟲: 體黑色有光澤,足與翅鞘均有星狀白色斑點,所以稱為星天牛,前胸背板光澤,兩側有突出的角,翅鞘基部有細瘤,中邊凹陷,兩邊隆起。顏面、足及體之腹面有灰色毛。頭部向下垂直。觸角長逾體長,每節基部白色。

為害狀
  卵孵化後幼蟲隨即侵入棗樹幹之皮部為害,幼蟲在樹皮內侵蛀勒皮部時,被侵蛀之樹皮,雖已枯死,但外觀上難予判斷,待幼蟲鑽入木質部時排出木屑,即易判定其為害。

防治方法

一、 捕殺成蟲(清晨飛翔力較弱,較易捕殺)。
二、 找尋蟲穴,以鐵絲或螺絲起子,沿其隧道,將幼蟲穿刺死亡。
三、 以棉花沾殺蟲劑(如力拔山乳劑)原液,塞入蟲孔,再用泥土封口,使其幼蟲中毒死亡。
四、 於4月,開始噴佈40.64%加保扶水懸粉100~200倍液,於主幹(母幹)之四週,防止成蟲產卵,每一個月施藥一次,直至9月。

星天牛的幼蟲
(溫宏治,1990,台灣農家全書第107頁)

星天牛幼蟲
(溫宏治,1991,興農雜誌第264期第19頁)

星天牛為害排出木屑粉
(溫宏治,1991,興農雜誌第264期第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