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果樹-蓮霧

  
項目符號 常綠果樹
項目符號 木瓜
項目符號 印度棗
項目符號 百香果
項目符號 枇杷
項目符號 柑桔
項目符號 香蕉
項目符號 荔枝
項目符號 草莓
項目符號 番石榴
項目符號 椰子
項目符號 楊桃
項目符號 鳳梨
項目符號 蓮霧
項目符號 龍眼
項目符號 檬果
項目符號 釋迦
項目符號 落葉果樹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基本資料
雜草防治
生長調節
栽培管理
栽植
調節產期
提早開花調節產期
    
一、 產期調節的利益:
在本省南部氣候環境下,蓮霧栽培之自然發育正常花期多在3-5月(北部為5-7月),盛產期都集中於5-7月(北部為7-9月)。適逢眾多果品如荔枝、檬果、龍眼、葡萄、李、梨、番荔枝等充斥市場,價格互為競爭。加上又逢雨季,病蟲為害品質差,時有滯銷發生。為免價賤傷農,栽培蓮霧應將產期提早至11-4月間,以生產冬、春季蓮霧。 茲將產期調節的利益列述如下:
  (一) 果大而脆,水分少,糖分高,品質優。
  (二) 肉厚無種子(4月中下以後開花者才會有種子)。
  (三) 果皮色暗紅豔麗(5-7月成熟者若葉片少,果皮紅色素常被強烈陽光破壞而呈白或淡紅色,不鮮豔)。
  (四) 病蟲害少。
  (五) 省產水果對抗少,售價高。
  (六) 花期增加「若疏花疏果及肥培管理適當,可達五~六次花期成五代同堂」,產期延長,不但可能避免因花果期集中,過分消耗樹勢,且可使農村勞力充分運用。
二、 開花結果習性:
蓮霧之開花結果習性與楊桃相似,花序著生在先年生或當年生小枝條的頂端、葉腋間,或老枝、幹上開花結。花序上無葉,但亦有著生2-3片新葉之混合花芽,通常數朵(6-8朵)花聚在一穗成聚繖花序。一般自然花期在南部約於三月,北部約於五月初。開花至果熟日期,視花期而定。自花 蕾萌發經鏢形-分粒-豆粒-小白肚-大白肚-至開花約需1.5-2個月,自開花經謝花-黑丕-增肉(萼片肥厚期)-小銅鐘-大銅鐘-紅頭至果實成熟採收亦需要 1.5-2個月。果實發育日數受氣溫變化及日照、水分、養分所影響。
三、 提早開花調節產期之方法:
  (一) 利用剃光頭或人工摘除晚期花果,提早結束產期:
本省南部四月以後所生產之蓮霧由於色澤不紅、品質較差、病蟲害嚴重,且量多價廉而無甚生產價值。若欲提早開花且又要提高品質,應只生產冬、春季早花蓮霧而放棄四月以後之晚花果實,而於清明節以前利用人工全部疏去花、果(適用於不易抽梢生長之樹)或像釋迦冬季修剪般之重剪(適用於老樹更新或易抽梢生長之樹),即將主枝剪短,分枝及細弱枝剪除,一片樹葉也不留,光禿禿的,俗稱剃光頭並配合中耕施含氮量高之基肥及灌水,以誘使枝幹上萌發大量新梢培養大量1-2對葉之新枝、新葉及新根,其間應隨時注意防治病蟲害,保護葉片健康;待六月中、下旬的二次梢停止時即於催花前1-2個月行環狀剝皮或敲頭處理,並於催花前10-14天行斷根處理,同時控制氮肥及供給磷、鉀肥酌加鎂、鈣、硼等元素。而於八月初~九月 初行催花處理。此技術於1987年首先於里港地區試作成功,近年於高屏地區多處可見。
  (二) 抑制營養生長,提高碳水化合物蓄積量,誘使提早分化花芽:
欲使蓮霧提早開花,務先促使其提早花芽分化,然後再以化學藥劑,行催花處理。即必須於催花前1-2個月即控制施氮肥,並利用浸水或幹基環狀剝皮或敲頭再配合斷根耕作處理以抑制植株繼續抽新梢,迫使提早休眠。並徹底防治病蟲害,促進碳水化合物之蓄積及枝梢之充實,以提高體內碳氮比。然後以化學藥劑誘使改變相態,使由營養生長轉變為生殖生長。茲將其法分述於後:
    1. 控制氮肥:
在催花前1-2個月,最好不要再施氮肥或有機肥料,而僅施磷、鉀肥及葉面噴佈各種微量原素即可。除非樹勢衰弱或園地貧瘠之園,才於此期間酌施少量氮肥。若於九月底前行催花處理時,宜待催花成功後才施氮肥,以防催花 失敗大量抽新梢。
    2. 浸水處理:
於七月上、中旬新梢生長停止時行全園浸水一個月半至二個月(樹勢旺盛者先行斷根再浸水)。浸水期間每10-15天葉面噴布第一磷酸鉀及鈣、 鎂、硼等元素一次,對提早開花之效果有幫助,但浸水或斷根之程度視樹齡、土質、樹勢及植株生長勢而異。浸水或斷根過嚴重,雖早花率高,但因樹勢衰弱,影響果實 發育及品質,且易遭寒害落果。
    3. 斷根處理:
依樹齡與生長勢於催花前10-14天在樹冠內緣約40-60公分,用耕耘機翻耕深約20-30公分並開溝,以切斷部份根。一週後利用此溝埋施基肥,再經一週後催花。適 用於生育旺盛之樹,生長勢衰弱者,避免使用。
    4. 幹基環狀剝或敲打或用鐵絲纏綁縊傷:
適用於浸水不便之地,樹勢旺盛,易於抽梢之園,於催花前1-2個月行幹基環狀剝皮1-2公分寬或敲頭或於催花前2-3週用鐵絲纏綁縊傷。上述處理部立愈低愈好,便於催花成功後,若傷口尚未完全癒合。以培土或貼膠布並以塗抹癒合劑,以加速傷口癒合。
    5. 遮蔭處理(蓋黑網):
為求蓮霧產期調節之突破,使開花期更提早,近年來於夜間試加強燈照處理,但對蓮霧提早開花之效果不穩定。於1992年改試以遮蔭處理,效果良好,經於1993年再試,同樣效果顯著,即提早於5-6月(催花前1-2個月),用90%防紫外線黑色遮光網行全面覆蓋,或單株包覆或僅蓋樹頂或圍蓋四周均有效,但以全面覆蓋或單株包覆效果最好,其催花率高達70-80%,比無遮蔭處理者之25-30%提高一倍以上,效果極顯著且穩定。究由於遮蔭期內完全不長新梢枝條易成熟,碳水化合物易蓄積,或因遮蔭下氣溫低降有利花芽分化或因蓮霧本身屬短日照植物?有待繼續研究。
    目前已證實利用遮蔭處理不但可提高催花率且可提早催花期,而於七月初催大暑花或立秋花,而於10-11月採收。惟須注意:
    1. 因適遇雨季及颱風期且病蟲害多,管理不易。
    2. 催花後葉片日燒嚴重,且會大量抽新梢,影響花蕾發育。
    3. 果形較小,果皮著色及品質均較差。
    4. 宜再配合剃光頭及環狀剝皮、斷根等處理。
  (三) 化學藥劑催花處理:
    1. 催花處理時期:蓮霧發芽分化期常依品種、栽培地區氣候、土壤環境及肥培管理之不同而異。而目前尚無正確可靠之科學方法可資鑑定蓮霧枝條是否 已完成花芽分化之條件,故催花適期仍由經驗判斷,視樹勢抽梢情形及各種不同耕作處理別而定。高屏地區依抽梢停止和枝葉成熟狀況,行下列時期催花:
      (1) 7月上旬~8月中旬催大暑花或立秋花或處暑花:
此期催花因適遇高溫多雨,樹勢旺盛,花芽分化甚難,故必須於1-2月間利用剃光頭提早結束產期,再於5-6月間蓋黑網行遮蔭處理,並行幹環 基狀剝皮,再於催花前10-15天行斷根處理者,催花方易成功。
      (2) 8月下旬-9月上旬催白露花:
此期催花於白露節開花,謂「白露花」。自萌出花芽至成熟採收約需3個月,於國曆元旦前後收穫,此期催花因溫度高,樹勢旺盛,抽梢嚴重,花芽分化困難。除非於催花前2個月(6月下旬~7月上旬)起即利用浸水或幹基環狀剝皮,並於催花前10-14天行斷根處理,否催花不易成功。
      (3) 雙十節前後一週催寒露花:
此期催花於寒露節開花,叫「寒露花」。自萌花芽至成熟採收,約需3-3個半月,於農曆過年前後收穫,售價仍高。此期催花,因溫度已稍降至25度以下,抽梢 不嚴重,花芽分化較容易。平時修剪施肥理適當之果園,通常催花成功之機會甚大。
      (4) 11月中旬~12月中旬催立冬或冬至花:
此期催花於冬至開花,謂「冬至花」。自萌花芽至成熟採收約需三個半月至四個月,於國曆3-4月收穫,售價已不高,但催花成功之機會最大。
    2. 催花處理藥劑及方法:使用50%速滅松乳劑或50%甲基巴拉乳劑200-500倍液加1.95%愛多收500-800倍液,再加98%  荼乙酸鈉(SNA)5-10萬倍(10-20PPM)及尿素100-150倍行全面噴佈。處理一週後,須全園灌水,並經常保持園地濕潤狀態。若處理有效,則處理後約2-3週即可長出花芽。須注意處理當日宜為晴 天,且處理前亦需有2-3天晴天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