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薄圓介殼蟲 
                      學名:Aspidiotus  
                      destructor Signoret  
                      生態習性:  
                        通常行孤雌生殖,母蟲產卵於母體周圍的介殼下,產卵期  
                      8~10天,每 1雌蟲可產40~155  
                      粒卵。以成蟲越冬。近年則多在乾旱季節發生,以旱季之9月至第二年5月為多,但夏季久未下雨時,也可能猖獗危害。食性雜,寄主甚多。  
                      形態:  
                        雌成蟲的介殼扁圓形,單薄而透明,可透見殼內淡黃色細小的蟲體。老介殼蟲帶淡褐色,直徑為1.3~2  
                      公厘。雄成蟲有1 對透明翅,體長約1.2~1.6公厘,在蛹時介殼長橢圓形,外表因受蟲體色澤影響而略呈紅棕色。初齡若蟲有足與觸角,呈淡黃色,大小約0.22x0.05  
                      公厘,固著脫皮後的足與觸角即退化,而蛻變成介殼的一部分。  
                      危害狀:  
                        介殼蟲以口器刺入植物組織後固定不動,吸食植物汁液,造成被害部萎縮或枯萎。其排泄物稱之為蜜露,沾於作物表面會誘發煤病,影響植物生長及阻礙光合作用。  
                      防治方法:  
                        用 2.5份95%夏油乳劑,混合1份44%大滅松乳劑,稀釋1000倍後灑於葉片,但不可噴於果房,以免發生藥害。  
                      (蔡雲鵬、趙治平、蔡碧雲,1995,台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叢書第44頁) 
                        
                      
                        
                            
                            被害葉片 
                            (蔡雲鵬、趙治平、蔡碧雲,1995,台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叢書第44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