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
一、赤腹松鼠 (Callosciurus
erythraeus)
1. 台灣赤腹松鼠 (C. e. nigridorsalis)
2. 台灣松鼠 (C. e. taiwanensis)
3. 黑背條腹松鼠 (C. e. nigridorsalis)
4. 條腹松鼠 (C. e. centralis)等四個亞種
二、帶紋松鼠 (Tamiops swinhoei formosanus)
三、荷氏松鼠 (Dremomys pernyi owstoni)等三種。
※三種松鼠中以赤背條鼠危害林木最為嚴重
特徵:
|
赤腹松鼠 |
帶紋松鼠 |
荷氏松鼠 |
毛色 |
背面灰褐色,腹面為粟紅色。 |
背面有三條黑色縱帶,其中夾有淡色縱帶。 |
背面灰褐色,腹面為污黃色。 |
體長(公厘) |
188~218 |
105~134 |
176~235 |
尾長(公厘) |
180~202 |
90~112 |
120~173 |
體重(公厘) |
200~350 |
40~145 |
134~240 |
生殖與生長:
赤腹松鼠為小型的哺乳動物,屬齧齒目之松鼠科。自12月至次年8月為其生殖季節,而在12月及5月各有一個生殖高峰,一胎生2~3隻,幼鼠出生約6個月即可單獨覓食。
赤腹松鼠屬雜食性動物,惟以植物性果實、種子及花芽類為主,且隨季節而有相當的差異。春季以水麻、牛奶榕、小葉桑為主;夏季大量取食百香果;秋季則取食斑花青牛膽、山香圓、福壽瓜、板栗及其他殼斗科及樟科等種子;冬季野外食物缺乏,松鼠轉以樹皮為營養及能量來源。
由赤腹松鼠每日活動頻率與活動位置分析,顯示清晨(日出~上午8時)及黃昏(下午4時~日落)光線暗時,松鼠在樹上活動最為頻繁,這段時間內住主要進行攝食及進行社交活動。在日照較強時段,赤腹松鼠活動頻率較低,且多隱藏在草中。
赤腹松鼠除生育、育幼外大都是單獨活動,而在育幼期間亦只有母松鼠照顧幼鼠,而不見成熟雄松鼠。在平時雌、雄松鼠各自有其巢,自行防衛、生活,但是個體間並無強烈的靜止性行為,雄鼠的活動範圍可達11,000平方公尺,雌鼠因照顧幼鼠而無太大的活動範圍,約為1,200平方公尺。
危害狀:
松鼠對森林資源造成經濟損失的原因,一般特別強調剝皮之害,赤腹松鼠之剝皮行為可分為剝離(在樹幹上呈條狀剝樹皮,掉落林地,而樹皮屑上並不見取食痕跡)及取食(樹皮呈條狀剝後舔食內皮部之形成組織,而留有明顯齒痕)。
鼯鼠
一、台灣大赤鼯鼠 (Petuarista
grandis Swinhoe)
二、白面鼠 (Petuarista alborufus lena Thomas)
三、台灣小鼯鼠 (Belomys pearsoni Swinhoe ) 特徵:
|
台灣大赤鼯鼠
Petuarista grandis Swinhoe
|
白面鼠
Petuarista alborufus lena Thomas |
台灣小鼯鼠
Belomys pearsoni Swinhoe |
|
台灣特有亞種 |
台灣特有亞種 |
台灣特有亞種,已列為稀有野生動物加以保護。 |
體型(公分) |
45~50公分 |
35~43公分 |
17~20公分 |
尾長(公分) |
46~49公分 |
44~48公分 |
17公分 |
分佈 |
產於海拔約100~2,500公尺之地區,為本省較常見之飛鼠。 |
多見於2,000~4,000公尺之森林,惟發現之機會較大赤鼯鼠為少。 |
分佈於中北部海拔500~1,000公尺的森林中,為不易發現之飛鼠。 |
體色 |
頭圓,吻不突出,鬚黑,體背為紅褐色,間雜黑色毛,頭頂部具黑色毛,腹部淡黃褐色。 |
頭與體背面暗赤褐色,臉及腹部呈白色,頭大、臉圓、眼大,吻不突出。 |
頸短,鬚發達,體上半部毛呈暗黃褐色,體下面及腹面則為淡黃褐色,耳殼橢圓形,外緣各有一簇黑色長毛。 |
尾色 |
尾與體背同色,末端黑褐色。 |
尾深褐色,先端黑色。 |
尾較短,毛長呈黃褐色。 |
飛膜 |
飛膜由前肢擴展至後肢之髁關節。 |
飛膜由前肢擴展至後肢之髁關節。 |
|
生殖與生長:
鼯鼠的活動以夜間為主,於日落後30~50分鐘後陸續離,冬季於下午5時左右, 夏季直7時左右才會出來活動,出巢後1~2小時之間房於覓食,而以9時左又為活動最盛時,然後休息1~2小時,清晨2~3時後又進入活動盛期,延至3~4時即陸續回巢。一夜間的活動範圍可達10公頃之面積。鳴叫開始於日後2~4小時。
大赤鼯鼠: |
主要之食物種類有樹葉、果實、嫩芽、花苞等。在溪頭,秋、冬兩季所取食之食物種類共達16種,其中以血藤之葉及大葉校櫟之堅果、松葉為主食,在夏季尚採食長葉楠、杜英、猴歡喜、梓樹與瓊楠等樹種之葉部,在柳杉人工林中,尚採食散生之大葉桉(栽植)、九芎、牛奶榕、楓香栽植與台灣五葉松栽植等樹種之葉部及果實。 |
白面鼯鼠: |
多見於較高海拔之針、闊混合林及針葉樹林,春季仍以闊葉樹為主要食物,而夏、秋兩季則以台灣鐵杉、台灣二葉松、紅檜、扁柏等樹種之毬果為主要食物,冬季上包括松科之樹葉,及少量動物食物如白蟻、雙翅目之小型昆蟲等。 |
危害狀:
鼯數危害林之形態,基本上與松鼠相同,仍以剝皮為主,其剝皮形態,非如赤腹松鼠之呈條帶狀,而係呈環狀,並以樹冠頂端2~3公尺範圍內之樹皮為主。惟鼯鼠屬葉食性,其攝取之食物對象以樹葉、嫩芽與幼枝為多,然亦不排除剝離或採集樹皮供為巢材之行為。 防治方法:
一、 |
防止林木遭受松鼠或鼯鼠之危害可採除草與防蔓、疏伐與修枝、毒殺三種方法共同進行,以收最大防治效果。 |
二、 |
刈除林床松鼠之食餌植物,如百香果、桑、牛奶榕、野生笆蕉等,造成餌源之缺乏,使之不利松鼠之出沒,增加為天敵捕食之機會,以降低其族群密度。 |
三、 |
使用藥劑毒殺時,可選用防治鼠害之殺鼠餌劑進行防治。使用時添加0.1%香蕉油或5%食用醋,可增加松鼠對餌料的取食率。施放毒餌時,可使用45公分長,直徑約10公分的PVC水管作為供餌器,將餌料置於其間。供餌器可設置於松鼠活動多的山嶺稜線處、溪谷與天然闊葉樹林之邊緣或蔓藤密生之造林地或毗鄰果園之邊境處。每個供餌器中放置1公斤左右的碎狀毒餌,每隔2~3週巡視一次即可。
(盧高宏,1995,農家要覽農作篇第314頁) |
|
|
|
|
|
赤腹松鼠 |
|
赤腹松鼠的排遺 |
(鄭鍚奇
攝) |
|
(鄭鍚奇
攝) |
|
|
|
大赤鼯鼠 |
|
白面鼯鼠 |
(王立言
攝) |
|
(王立言
攝) |
|
|
|
白面鼯鼠之食痕 |
|
白面鼯鼠之排遺 |
(鄭鍚奇
攝) |
|
(張仕緯
攝) |
|
|
|
台灣小鼯鼠體背之毛色為暗黃褐色,耳殼外緣各有一簇黑色長毛。 |
|
台灣小鼯鼠 |
(林華慶
攝) |
|
(姚正得
攝) |
|
|
|
台灣小鼯鼠的飛膜較小,由前肢連結至後肢的膝關節。 |
|
|
(林華慶
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