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介殼蟲
學名:Planococcus
citri Risso
生態習性
本蟲每年約發生8~9代,完成一世代夏季需26天,冬季則需55天,雌蟲老熟後,自尾端分泌棉絮狀之白蠟質卵囊,爾後產卵於囊內,雌蟲一生可產卵234~507粒卵。卵呈長圓形,淡黃色,表面光滑,卵期為2~8天,成蟲
、若蟲皆密集於枝葉,葉裏、葉腋、果實或潛伏於鬆脫之皮層下。
在本省北部,一年出現七代第一代 2月上旬,第二代
4月上旬,第三代5月上旬,第四代 6月中旬、下旬,第五代
8月上旬,第六代 9月上旬,第 七代10月下旬出現,實際上成蟲、若蟲同一時期均可見及。成蟲體背之臘粉被黃刺蟻舐食,致使蟲體赤裸。粉介殼蟲大多在果實期危害,該蟲在其間產卵繁殖,集體危害,並分泌蜜露誘發煤病。
形態
雌成蟲長卵圓形,淡黃色,體長1.24~3.38公厘。體被白色粉狀臘質物,體側具17對短臘毛,體末端具一對臘毛最長。雌成蟲無翅,但複眼、觸角及足均可見,口器發達,呈長絲針狀,位於前胸足間。雄成蟲體長形,大小0.88
x0.23公厘,暗褐色,觸角、複眼各一對,胸足三對中胸翅一對,白色透明,後翅為平均棍。壽命3~5天。若蟲黃色,經三次之脫皮而成成蟲。卵淡黃色,光滑,大小與球粉介殼蟲之卵相似。卵粒堆在母體下白色綿狀卵囊內。
危害狀
成蟲及稚蟲皆密集於枝葉、葉裏、葉腋、果實或潛伏於鬆脫之皮層下,並能排泄粘液,誘發煤病,引來螞蟻共生,影響清潔。被害基葉捲縮,生長不良,影響品質。
防治方法
一、 |
剪除被害梢並燒燬。 |
二、 |
可參用44%滅大松乳劑一千倍防治,每十日噴一次,連續二次,但至結果期,應停止使用,以免殘毒。 |
|
(溫宏治,1991,興農雜誌第264期第22頁)
|
粉介殼蟲為害狀
( 溫宏治,1990,台灣農家全書第107頁) |
|
粉介殼蟲為害狀
(溫宏治, 1991,興農雜誌264期第19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