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葉病
赤銹病
嵌紋病
葉背白粉病
細菌性縮葉病
煤病
膏藥病
褐斑病 |
細菌性縮葉病
病原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 mori.
病原生態
本病常發生在春、夏、秋季,尤其是梅雨後低溫多濕的環境發生最多。一般低溫密植,氮肥施用過多或低剪桑園也容易發生。
病 徵
初期証狀為葉片呈水浸狀,形成多角形斑點後,即轉成褐或暗色芽病斑,最後呈枯黑狀。
防治方法
一、 |
選擇栽植抗病品種。 |
二、 |
避免單用氮肥或過量施用。 |
三、 |
栽桑時,加大行距,保持良好光照和通風。 |
四、 |
少用低剪,採中剪,東季低溫及東北季風強大不宜過早修剪,以免幼嫩芽條遭受侵襲受害,最好於翌年元月中旬前修剪比較適合。 |
五、 |
修剪後桑條以碎枝機切斷製成堆肥,殺滅病源,減少病原蔓延。 |
六、 |
防除葉蟬類、桑薊馬和桑心止癭蠅等害蟲,減少病原體從其吸食或產卵口入侵機會。 |
|
(劉增城,1994,台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叢書(桑樹)第18頁 |
|
|
|
細菌性縮葉病
(劉增城,1994,台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叢書(桑樹)第18頁) |
|
細菌性縮葉病
(劉增城,1994,台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叢書(桑樹)第18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