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蠹蟲
介殼蟲
天牛
尺蠖
木蝨
台灣白蟻
台灣黃毒蛾
扁蝸牛
姬象鼻蟲
桑螟
神澤氏葉蹣
粉綠象鼻蟲
粉蝨
黃星天牛
薊馬
|
木蝨
學名:Paurocephala
psylloptera
生態習性
在台灣中南部終年可見,族群密度,中北部以秋季較高,南部則以春季較多。一般而言在高溫乾燥的秋天,發生較為猖獗。成蟲的飛翔力不強,但擅於跳躍,一般棲息於嫩葉和葉柄上,羽化後即交尾產卵於頂芽或嫩葉上,散生或成堆排列在葉背的葉脈及葉肉間,一隻雌蟲產卵數多達300粒,卵期5~10天。若蟲需經4次脫皮,若蟲期平均12.4天。
形態
成蟲狀若小蟬,體色介於淡褐色與黃色之間。若蟲五齡,體深黃色。卵初產下為白色略為透明,孵化前變為黃褐色,橢圓形。
為害狀
主要危害葉片
。若蟲常群棲於桑樹新梢嫩葉背面刺吸汁液,造愁芽葉和枝條黃化,最後捲縮脫落,甚至連枝條也枯萎,其排泄物白色粉狀,帶有蜜露,誘生煤病,終至桑葉產量大減。
防除方法
一、 |
適時引水灌溉或噴水,尤其於傍晚晚時分噴水有如西北雨干擾沖擊桑木蝨交尾繁殖,可控制其族群密度。 |
二、 |
保護及利用寄生蜂和六條、八條、小十三星、大十三星、龜紋、錨紋、紅基盤、七星、赤星等瓢蟲類及安平草蛉、螳螂,增加捕食桑木蝨數量。 |
三、 |
選用抗蟲性強的品種栽種,同時注意施用有機肥料,以及氮、磷、鉀三要素之配合使用,以保持旺盛的樹勢。 |
四、 |
優先採用鄰近房舍、竹林、圍牆、高駁崁等通風不良,容易發生桑木蝨、桑粉蝨等蟲害之桑葉養蠶,以免害蟲密度昇高,蔓延全園增加為害程度。 |
五、 |
未經堆肥化處理的蠶沙,勿直接倒入桑園行間避免因發酵高溫傷及根群和導致溫熱環境助長桑木蝨族群密度昇高為害桑葉。 |
六、 |
任選下表一種藥劑防除 |
藥 劑 名 稱
|
每公頃每
次施藥量
|
稀釋倍
數(倍)
|
注 意 事 項
|
37%繁米松溶液 |
0.5-0.6公升 |
2,000 |
1. 若蟲群集嫩梢、葉背,應注意噴灑角度。
2. 施藥5天後方可採葉。
|
50%芬殺松乳劑 |
0.4-0.8公升 |
2,000 |
25%溴磷松乳劑 |
0.4-0.8公升 |
2,000 |
|
50%飛達松乳劑 |
1.5公升 |
1,000 |
施藥2天後方可採葉。 |
(劉增城,1994,台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叢書(桑樹)第29頁)、植保手冊1996第519頁)
|
|
|
桑木蝨 |
|
桑木蝨危害狀
|
(劉增城,1994,台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叢書(桑樹)第27頁) |
|
(劉增城,1994,台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叢書(桑樹)第28頁)
|
|
|
|
桑木蝨排泄白色狀蜜露
|
|
|
(劉增城,1994,台灣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叢書(桑樹)第27頁)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