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化螟蟲
(Rice stem borer; Striped rice borer; Striped stalk borer)
學名: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糧食作物及其他篇,第38頁。台中。412頁。)
生態習性:
台灣光復前,二化螟只分布於台灣北部宜蘭地區,民國47~50年間在台中、嘉義地區開始注意其為害,而於民國51~60年間成為台灣水稻之重要害蟲。其後由於使用農機替代牛隻耕耘,對於二化螟主要越冬場所之稻藁處理方式急驟改變,使其蟲源為之大幅下降,而淪為次要害蟲。民國73年因稻米生產過剩,政府勵行稻田轉作,園藝作物栽植日盛,稻藁又被保留於敷設畦面,加之二期作收割後不整地栽植冬季裡作盛行,二化螟因越冬場所得以保留又在各地區普遍發生。目前在台灣局部地區仍有發生,但大多數地區發生已極輕微。其重要性雖不如以往,但仍應注意其發生動態。
在溫度25℃左右,成蟲於羽化後當晚或次晚交尾,交尾持續時間長達1.5~2小時。雌、雄蟲一生均可多次交尾。處女蛾對雄蟲具有很強的誘引力,但隨蛾齡之增大而遞減。每雌蛾可產卵塊2~4塊,每卵塊含卵數粒至100餘粒。每雌蛾產卵總數可達100~200餘粒。15℃以下不產卵。成蟲壽命3~5天。卵期在25℃為6~7天。卵孵化適溫為23~26℃,相對溼度為90~100%。
本蟲具群棲性,一莖內常可發現數隻幼蟲,被害株莖內充滿淡褐色排泄物,易與他種螟蟲為害株區別。幼蟲期在25℃溫度下為31天左右,30℃以上溫度對幼蟲發育有不良影響,35℃以上高溫幼蟲不能存活。老熟幼蟲大部在莖內化蛹,但亦可在葉鞘內化蛹。於莖內化蛹者,在化蛹前先於莖壁上咬一直徑約為0.5公分之羽化孔,外側覆蓋薄膜,化蛹位置以距地面3~15公分處最多。蛹期在25℃平均為8天。在上述溫度完成一個世代所需日數為46天。成蟲大部在下午7~9時羽化,具趨光性,綠色光或紫外光對其誘引力尤大。在白天,成蟲通常藏於稻株或雜草間。雌、雄蛾均具很強的飛翔能力,飛翔距離可長達5~10餘公里。
在台灣,二化螟蟲一年可發生4~6世代。由於受低溫影響,越冬成蟲出現期及一世代幼蟲期頗長,各世代成蟲出現期重疊,每年出現盛期亦略有差異,全年二化螟蛾之族群高峰期,無論在北、中及南部均出現於水稻收割之6~7月間。
(鄭清煥。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277-279頁。葉瑩編。)
形態:
卵: |
橢圓形,扁平,長約1.2公厘,寬0.7公厘。初產時呈乳白色,漸變乳黃、黃褐、灰黑色。卵塊成長橢圓形,呈魚麟狀,上覆透明膜。 |
幼蟲: |
幼蟲5~6齡,一齡蟲頭部及前胸背板黑色,二齡以後變淡褐色,體色由黃白漸變淡黃褐,體背具背線,亞背線及氣門線等5條褐色縱走線;氣門橢圓形黑色,體表有小型疣狀突起9~13個,上生褐色短毛。成熟幼蟲體長25公厘。 |
蛹: |
長圓筒形,淡黃褐轉為紅褐色,額部向前方突起,體長14公厘左右;前翅達第4腹節,腹部背面在蛹初期尚有不明顯縱紋5條,後漸消失;最末腹節後緣呈波浪形,兩側有3對角突起,沿後緣背面有一對三角形突起。 |
成蟲: |
雄蛾體長10~12公厘,翅展20~25公厘;雌蛾體長12~15公厘,翅展24~30公厘。頭、胸部及前翅均灰褐色,雄蛾色較深。下唇鬚向前伸。前翅近長方形,外緣有7個小黑點,排成一列,雄蛾翅面之中室頂端並有暗黑斑1個,其下方有斜形排列之斑點3個;後翅白色。 |
(鄭清煥。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277-278頁。葉瑩編。)
危害狀:
幼蟲孵化後即鑽入葉鞘內蛀食組織,使被害部呈現褐變,約3~4齡後在轉而侵入心部蛀食,造成枯心現象。
(劉達修。1999。根莖類-筊白筍。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根51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防治方法:
一、 |
發現被枯心害株,拔出捏死幼蟲。 |
二、 |
於螟蟲化蛹期前排水至化蛹盛期灌深水,使之溺斃。 |
三、 |
藥劑防治: |
|
藥劑名稱 |
每公頃
使用量 |
稀釋倍數(倍) |
施藥方法 |
注意事項 |
6%培丹粒劑
(Cartap) |
30公斤 |
|
|
採收前10天停止施藥。 |
50%撲滅松乳劑
(Fenitrothion) |
0.6-0.8公升 |
1,000 |
|
採收前14天停止施藥。 |
|
|
(劉達修。1999。根莖類-筊白筍。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根53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
|
|
|
螟蟲危害葉鞘內部導致之褐變 |
|
螟蟲蛀入心部引起之枯心 |
(劉達修,1997,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根50) |
|
(劉達修,1997,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根5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