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螟
(Sugarcane pink borer)
學名:Sesamia
inferens (Walker)
(鄭清煥。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279頁。葉瑩編。)
生態習性:
大螟為廣佈於亞洲溫帶、亞熱帶及熱帶地區之雜食性害蟲,除水稻外,其寄主植物尚有小麥、玉米、甘蔗、粟、筊白筍、稗、禾本科牧草以及棉花、油菜等。在台灣,大螟為甘蔗重要害蟲之一。在水稻上大螟雖自往昔即與三化螟、二化螟並列為危害水稻之三種螟蟲,但由於零星為害而被忽視。近年來,因甘蔗栽植面積大量減少,水稻成為其主要寄主植物,在局部地區之水稻生育後期,大螟為害高於二化螟蟲,在冬作小麥栽培區附近之稻田發生尤甚。
在水稻上大螟成蟲通常產卵於葉鞘內側,孕穗期則多產於穗苞內,卵粒分2~3列,每卵塊由數粒至100餘粒組成。每雌蟲產卵數量最高可達300餘粒。卵期在20~22℃歷時8~9天,27~29℃曰5~6天。孵化後之幼蟲食去卵殼並群棲於葉鞘內食害,而使之變黃褐色。2~3齡幼蟲食量大增,分散至附近稻株,可從稻株基部3~4節蛀入莖內為害。4~5齡蟲食量更大,於稻莖中食盡一節,即爬出另尋他節或他株為害,少有蛀穿莖節為害者。每幼蟲一生可為害3~4稻株。被害經常僅存外膜,莖內外充滿糞便,易於倒伏。
幼蟲具5~6個齡期,在27~28℃歷時28天左右,20~23℃約為45至50天。老熟幼蟲,身體縮小,停食不動,約經2天後在枯葉鞘內或稻莖間造薄繭化蛹;化蛹位置一般以距地面5公分以內者最多。蛹期在20℃約17天,在25℃約11天,在28℃為8~9天。成蟲日間靜止於稻株或草叢間,夜間8~9點時開始活動、交尾、產卵,其飛翔能力不強,具弱趨光性,但對紫外光之趨性較強。成蟲壽命約為4~6天。
大螟為雜食性害蟲,對水稻具偏好性,但其在甘蔗上之為害反較水稻嚴重。在嘉南地區年可發生5個世代,各蟲期周年可見,無明顯越冬現象;在嘉義地區之誘蟲燈下,其成蟲5月上旬至7月中旬及9月下旬至12月下旬出現密度較高。一年可發生5個世代,每期稻約可遭受2世代的幼蟲為害,但因田間成蟲陸續出現並無明顯羽化高峰。水稻抽穗後被害一般較分蘗其嚴重。靠近田埂數行之稻株被害較稻田中間者明顯。大螟之發生量由南部向北部遞減,其發生期在南部地區亦較北部稍早。
(鄭清煥。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279-280頁。葉瑩編。)
形態:
卵: |
呈圓饅頭形,直徑約0.6公厘,頂端略凹入,表面有細的縱線及與之相交的細線;初產下時為淡黃色,孵化前變為淡紫色。 |
幼蟲: |
頭部為赤褐色,體部背面在三齡前為淡黃,四齡後淡黃而略帶赤紫色,第一節及末節之硬皮板淡黃,氣門黑色。各體節上有黑褐色的小疣紋10餘個,各生短毛一根。成熟幼蟲體長達30公厘左右。 |
蛹: |
呈圓筒形,體長約13~18公厘,初淡黃褐色,後變黃褐色,全體覆被灰白色粉。胸部背面,有點刻密佈,腹部1~7節亦密佈圓形之凹點。尾端背面及腹面各具短直之尾刺2枚。 |
成蟲: |
體長14~17公厘,翅展27~33公厘。頭胸部及前翅均淡黃褐色,腹部淡褐色,雌蛾觸角絲狀,雄蛾觸角為櫛齒狀。前翅中央有不甚明顯之暗褐色帶紋,此紋上下各有2個小黑點。外緣線褐色。後翅白色,外緣線略帶淡褐色。 |
(鄭清煥。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279-280頁。葉瑩編。)
危害狀:
成蟲產卵於葉鞘上,孵化的幼蟲最初在葉鞘內食害,使葉鞘黃變,隨後蛀入莖內而導致枯心,與二化螟蟲危害狀相似,大螟的危害株,可由其食痕狼藉,及露出糞便於莖外的特徵,與二化螟蟲危害有所區別。
(劉達修。1999。根莖類-筊白筍。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根52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
|
|
幼蟲 |
|
成蟲 |
(鄭清煥、李新傳,1990,台灣農作物主要病蟲害彩色圖鑑第95頁) |
|
(鄭清煥、李新傳,1990,台灣農作物主要病蟲害彩色圖鑑第95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