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蔬菜-韭菜

 
項目符號 葉菜類
項目符號 甘藍
項目符號 白菜
項目符號 油菜
項目符號 芹菜
項目符號 芥菜
項目符號 芥藍
項目符號 韭菜
項目符號 茼蒿
項目符號 莧菜
項目符號 結球白菜
項目符號 菠菜
項目符號 萵苣
項目符號
項目符號 甕菜
項目符號 根莖菜類
項目符號 果菜類
項目符號 花菜類
項目符號 食用菇類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基本資料
防治曆
基本資料
    
一、 風土適應性:
  韭菜種子發芽最適溫度為15-20度,最低溫度0-4度,最高溫度25度,韭菜生育適溫為15-24度,在本省一年四季都適合栽培。
  韭菜忌酸性土壤,土壤的反應以PH5.6-6.5較適宜。對土壤的適應能力而言,無論砂土、壤土、粘土等土壤,幾乎都可以栽培。但以排水良好的壤土最為理想,如排水困難或積水地區,則韭菜根部易腐爛,植株葉片黃化、矮化、分蘗減少,以至死亡。故栽培時須依據土壤性質補充有機質,以滿足其對有機質的要 求,使根系發育良好才能獲得豐產。
  韭菜原產中國北方高緯度地區,屬於長日照作物,如果光照太強將會增加纖維素,降低產品品質;反之光度過弱,光合作用不足,葉片生育瘦小,分蘗減少,根系不發達,影響產量至巨;日照不足亦影響其花芽分化,延遲抽苔開花。
  本省韭菜的種植區多數在臨海鄉鎮多風地區,風對韭菜生育影響不大,但在無風地區,由於露水沾滿葉片,極易感染銹病,值得注意。
二、 栽培管理:
  (一) 播種期:
可用種子和分株二種方法繁殖,目前多以種子繁殖為主,本省週年均可分株繁殖或播種,但於11~12月播種較適當。
  (二) 種子處理:
每10公畝種子使用量約0.6公斤。播種前將種子浸於萬力-T1000倍溶液中4小時,進行種子消毒。消毒後需以冷開水洗淨,再浸入冷開水中48小時,便可將種子由水中撈出,而後裝入小布 袋中或容器內用布蓋起,置於溫度20度之處,進行催芽。催芽時每天須用冷開水淘洗一次,2-3天後,芽尖透出,應立即下種。
  (三) 播種與育苗:
播種時宜先在整平的畦面上,耙出淺溝,寬6公分,深約2公分,將種子條施於溝上,播後掃平畦面,種子即覆於土中,輕輕將鬆土略加壓實 。播種後即行澆水,以後每隔2天澆水一次,保持土壤濕潤。或在整平的苗床上用撒播法播種於畦面,然後以田土與堆肥各半混合之肥土覆 蓋,厚度約3公分。再用稻草覆蓋畦面,且須充分澆水。種子發芽出土後,除去蓋草,苗床應保持適濕狀態,並注意病蟲害的發生,善加管理。
  (四) 整地與作畦:
韭菜一經定植後,2-3年間,只能在地面鬆土,不能深耕。因此定植前宜進行深耕,以利定植後之發育,並應充分施用有機肥作為基肥,本圃碎土耙平後進行築畦。於水位低處可築平畦,水位高宜築寬而溝深對 高畦,以利排水。如欲載運肥料或收穫物進出,可築複合畦,即高畦中由兩平畦合成兩平畦之間為淺的畦溝,以利獨輪車行進。如考慮雨季排水,環溝應予以加深,使雨後迅速排出田間多餘積水。
  (五) 定植:
自播種後70日左右,每株幼苗約分蘗為2-3株,即可將幼苗由苗床移植於本圃。定植前1-2小時,苗床先充分澆水,以利掘起植株,並保持根系完整 。為了容易移植,苗床土壤的選擇以砂質壤土或砂土,根系可較完整的掘出。栽植行株距一般為27*24公分,每穴2-4株,可依經營者的習慣或目的而予以調整。如施行軟亡栽培,應早日使分達到足夠的數目;若於8-9月間定植,土溫太高,根群發育遲滯時,每穴定植4-6株。可於1-3月間定植,適合其生育溫度,可以每穴栽植2-4株。4月後地溫漸高,根群發展湲慢,影響植株成活至巨,栽植後鎛注意栽植深度。栽植過深,幼株期發育不良,栽植過淺,極易在季風吹拂時動搖根際而難以成活。全區栽植完畢時須即行灌水一次,以利成活。
  (六) )田間管理:
    1. 灌溉排水:
韭菜忌濕,應選擇排水良好圃地栽培,對於排水不良,植株生理反應非常迅速,常使根群腐爛,葉片黃化,分蘗銳減。因此降雨時應注意排水,不得有積水之現象。但長期乾旱亦會使分蘗減少,葉 片短縮,抽苔短而細。不論對生產花韭或青韭皆可使產量減少,品質低劣。因此必須注意圃地土壤時常保持濕潤狀能,酌予灌溉,使其發育正常,如水位高的地段,築高畦時,注意不可使水位超越根際之上,以免妨礙根群之發育。
    2. 韭白覆蓋:
青韭栽培上,葉片以下部位之韭白長度為國內市場品質要求主要項目之一,韭白長度在品種間之差異表極為顯著,但同一品種可因覆蓋而增加植株上韭白的長度。通常以谷灰、木屑、稻穀、土壤做為材料,覆蓋在植株基部之葉鞘部位。葉鞘因長期遮光而失去葉綠素,變得又白又嫩,可增進消費者之 購買慾,提昇商品價值。中部地區多以培土的方式以增加韭白長度,而臺灣南部、東部常以木屑覆蓋,此時須特別注意木屑的特性。如松柏、樟木等木 屑,其刺激性油成分含量高,在刺激性成分未揮發前使用,常使韭菜葉片枯萎、黃化、萎縮,嚴重抑制生育及產量,造成損失。因此購入木 屑宜經短期存放,俟揮發性物質消失後,再行使用,以策安全。
    3. 雜草防除:
韭菜圃地之雜草,尚無正式推薦藥劑登載於臺灣省政府農林廳印行之植物保護手冊,惟韭菜定植工作實施前仍須注意雜草防除,一般栽培者常以34%施得圃乳劑500倍全面噴施地表,常以控制雜草種子萌芽。隨後韭菜分蘗增多已覆蓋地表,在收刈前無須執行畦面雜草防除,青韭每次收刈後地表已失覆蓋,故必須於收穫當日迅速噴施34%施得圃乳劑稀 釋500倍噴施,以控制雜草萌發。如於採收後立即噴施可兼具癒合植株傷口之效。採收次日後,因韭菜切刈部位向上伸展,再行噴 施殺草劑即有抑制韭生長現象,不可不慎。
  (七) 軟化處理:
  韭菜欲行軟化栽培生產韭黃,須注意肥培管理。軟化處理常於植株生育旺盛強壯時,齊地面刈取,將青韭出售,或於假莖及葉片交接處切除,留下地基莖部。隨後開始進行軟化處理,前者加一次收益,後者可以減少植株腐爛率。 韭白以粗大,葉片寬厚而長者為優良。
  舊式軟化栽培常用竹筒、瓦缽、紙箱等材料竹筒、瓦缽完全不透光,不易傳熱,紙箱甚為便宜。將其倒扣植株上,即可達到軟化韭菜之目的,這些簡易材料適用於家庭軟化栽培。
  專業軟化栽培者,目前皆以架立隧道棚方式軟化。韭菜畦上每隔約5公尺立一拱型支架,兩支架間左右可置竹竿連接,架上覆以特製稻槁 編織之草皮,每件草皮長2公尺寬1公尺,草皮上再壓覆塑膠製皮一層,其長、寬與草皮相同,一件接一件的連續壓覆,即成一隧道 棚。此法優點在於草皮及塑膠皮甚為厚,在多風地區,不易受風吹開。稻槁有適度的通氣性,不易吸熱、傳熱,棚內溫濕度不會過 高,並具緊密覆蓋,棚內光線完全遮斷效果。此外,亦可使用雙層草蓆覆蓋或架上先蓋一層鋁箔紙或柏油紙,兩側稍離開地面,然 後再覆上一層草蓆此層須將光線完全遮去,在風力較弱地區亦是可行之法。或使用不透光和水不織布作為遮光防雨覆蓋材料,其上再覆上黑色遮蔭網以降低溫度。
三、 採收
  (一) 青韭:定植5個月後,約6月上、中旬時問始收刈,以後每隔二月收刈一次。第2~4次採收是產量的高峰期,每10公畝收穫量約2,000~3,500公斤。以 後生長勢逐漸衰弱,此時栽培者若能加強肥培管理,可使生產高峰期稍微延後1~3次。如管理良好,本圃可以持續到第三年才廢園。目前葉韭栽培品種之開花期在每年7~9月之間,第一年期花量尚少,對於青韭產量影響較小,第二年、第三年開花量甚多,消耗植株大量的養分,使開花當次青韭採收量約減少為正產量的四分之一,直到花期結束為止,其影響收益甚大。
  (二) 韭黃:
  韭菜軟化於夏天約21~23天收刈一次,如果不及時收穫,覆蓋太久韭黃即逐漸腐爛。冬天須覆蓋40天才可收刈。通常韭菜經一次覆蓋軟化處理後,就施用追肥一次,以恢復其生長勢,並隔2個月才可再軟化處理一次,連續軟化處理4~5次植株衰弱,品質逐漸低劣。一般第二年度可採收韭黃2~3次,第三年只採收2次,並於七月梢將本圃廢耕,輪作水稻。如韭菜生育強健,於第三年期可多軟化處理一次。整個收穫過程約採收6~7次。收穫 後須予即日送到水槽漂洗,調理風乾並依品質進行分級包裝。
  韭黃收刈後,可用清水漂洗以除去雜物污泥等,但目前多直接調理清除雜物及黃化葉片,隨即細裝成束,配運出售。運輸途中應避免烈 日照射,以免脫水黃化。如儲藏於冰箱或低溫冷藏時也須以塑膠袋包裝,否則極易脫水萎凋。
  (三) 花苔:
  花韭之栽培以供應韭菜花苔為主要目的,其栽培品種以具有周年抽苔性的年花,永靖4號、6號為主。過去多於1月栽植,到了3月可以少量採收,但此種栽培方式第一年花量少。因此目前提前於7月定植,到了冬季植株已然茂盛,越年3~5月柚苔時,花莖極粗大,品質才符合市場需求。
  收穫時可每日或隔日採收一次,若逄低溫隔2~3日採收一次,摘取由葉腋抽出尚在幼嫩未開花苞以前的花苔,依花苔等級結成一束出售。其產量盛產期每10公畝一次收量約70~90公斤。
四、 更新與採種:
韭菜雖是多年生作物,在自然狀態下,到5~6年生以後,分蘗力減弱,生長勢衰退。如以收穫花苔、青韭為目的,播種後2~3年左右即須 更新;如以收穫韭黃為栽培目的,因其植株在多次收穫後,逐漸孱弱,莖葉短小,品質低劣,失去商品價值,因此2年左右即須予以更新。韭菜更新時常以種子繁殖育成幼苗,移植於本圃,因此種子優劣便很重畏。採種田須注意品種純度,集約培育,抽苔時須注意將短小或畸形的花莖摘除,注意病蟲害防除。自開花 後約60天,莢果成熟黃化後,即可割取,將其曬乾脫粒,除去雜質,即可裝入瓶中保存。韭菜種子生命短,一般條件下越年即失去發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