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果樹-印度棗

 
常綠果樹
木瓜
印度棗
百香果
枇杷
柑桔
香蕉
荔枝
草莓
番石榴
椰子
楊桃
鳳梨
蓮霧
龍眼
檬果
釋迦
落葉果樹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小白紋毒蛾
台灣黃毒蛾
盲椿象
星天牛
粉介殼蟲
柑桔葉蹣
葉蟬
粉介殼蟲

學名:Planococcus citri Risso

生態習性
  本蟲每年約發生8~9代,完成一世代夏季需26天,冬季則需55天,雌蟲老熟後,自尾端分泌棉絮狀之白蠟質卵囊,爾後產卵於囊內,雌蟲一生可產卵234~507粒卵。卵呈長圓形,淡黃色,表面光滑,卵期為2~8天,成蟲 、若蟲皆密集於枝葉,葉裏、葉腋、果實或潛伏於鬆脫之皮層下。
  在本省北部,一年出現七代第一代 2月上旬,第二代 4月上旬,第三代5月上旬,第四代 6月中旬、下旬,第五代 8月上旬,第六代 9月上旬,第 七代10月下旬出現,實際上成蟲、若蟲同一時期均可見及。成蟲體背之臘粉被黃刺蟻舐食,致使蟲體赤裸。粉介殼蟲大多在果實期危害,該蟲在其間產卵繁殖,集體危害,並分泌蜜露誘發煤病。

形態
  雌成蟲長卵圓形,淡黃色,體長1.24~3.38公厘。體被白色粉狀臘質物,體側具17對短臘毛,體末端具一對臘毛最長。雌成蟲無翅,但複眼、觸角及足均可見,口器發達,呈長絲針狀,位於前胸足間。雄成蟲體長形,大小0.88 x0.23公厘,暗褐色,觸角、複眼各一對,胸足三對中胸翅一對,白色透明,後翅為平均棍。壽命3~5天。若蟲黃色,經三次之脫皮而成成蟲。卵淡黃色,光滑,大小與球粉介殼蟲之卵相似。卵粒堆在母體下白色綿狀卵囊內。

危害狀
  成蟲及稚蟲皆密集於枝葉、葉裏、葉腋、果實或潛伏於鬆脫之皮層下,並能排泄粘液,誘發煤病,引來螞蟻共生,影響清潔。被害基葉捲縮,生長不良,影響品質。

防治方法

一、 剪除被害梢並燒燬。
二、 可參用44%滅大松乳劑一千倍防治,每十日噴一次,連續二次,但至結果期,應停止使用,以免殘毒。
(溫宏治,1991,興農雜誌第264期第22頁)

粉介殼蟲為害狀
( 溫宏治,1990,台灣農家全書第107頁)

粉介殼蟲為害狀
(溫宏治, 1991,興農雜誌264期第1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