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蚜
                       學名:Myzus  
                      persicae  
                      
                      生態習性: 
                        北部11月至次年6月,中南部11月至次年4月。一年發生約45代,最適溫度為21~26℃,低溫乾旱季節密度高,反之高溫多雨密度低。本蟲終年行孤雌生殖,通常胎生無翅型雌蟲。若蟲數過多或水份食物不足而需遷移時,始產生有翅型雌蟲。若蟲經四次脫皮而為成蟲,完成一世代時間甚短。 
                        本蟲能傳播植物病毒病害。如菸草胡瓜嵌紋病、木瓜輪點毒素病、馬鈴薯毒素病等。一般群集於心部及葉背部吸取營養液,並分泌蜜露誘發煤病。 
                      
                      形態: 
                        有翅胎生雌成蟲,頭及中胸皆黑色,腹部背面有黑斑。翅透明,展翅長  
                      5公厘。無翅胎生雌成蟲體色不一,有黃、綠、紅、棕等色,體光滑無蠟粉,觸角基部內方有瘤狀突起,角狀管細長,末端的一半稍膨大,體長約  
                      2公厘。 
                      
                      危害狀: 
                        被害嚴重時,葉片常捲縮或萎凋,生長不良。 
                      防治方法: 
                      
                      
                        
                          .jpg)  
                            桃蚜危害狀 
                            (羅幹成、邱瑞珍,1985,台灣柑橘害蟲及其天敵圖說第11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