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果樹-

 
常綠果樹
木瓜
印度棗
百香果
枇杷
柑桔
香蕉
荔枝
草莓
番石榴
椰子
楊桃
鳳梨
蓮霧
龍眼
檬果
釋迦
落葉果樹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小白紋毒蛾
台灣黃毒蛾
白斑星天牛
東方果實蠅
咖啡木蠹蛾
粉介殼蟲
棉蚜
新梢害蟲
腹鉤薊馬
螺旋粉蝨

咖啡木蠹蛾

學名:Zeuzera coffeae Nietner

生態習性
  成蟲晝間棲息於枝葉或雜草等之蔭蔽處,夜間才開始活動。產卵為間歇性,日夜皆可進行,每次產卵數粒或二、三十粒堆集一起,每一雌蟲產卵數平均560粒。幼蟲第一代在5~8月間,第二代在10月至翌年3月間,幼蟲頭黑色,體呈圓筒形,表皮赤紅色,尾端柔軟具白色剛毛,下側具尾刺,體長2.3~4.4公分,老熟幼蟲體長可達6公分。蛹期為3~5月及8~9月,羽化常於夜間進行,蛹體紅綜色,頭頂具一啄狀突起。成蟲發生期為4~6月及8~10月。

形態
  成蟲體壁褐色,外表密被白色鱗片及鱗毛,翅膜質翅表呈藍色如豹斑點。雄蟲觸角羽狀,雌蟲觸角絲狀,雌蟲後翅基部具有9隻短剛毛組合之翅刺,雄蟲具一長刺。

危害狀
  甫孵化之幼蟲行動活潑,自幼嫩枝條或腋芽鑽入,以口器咬一小口,鑽入後沿木質部周圍蛀食,形成環狀食痕,自莖部中心至韌皮部僅留少許木質部,連接被咬斷部份,致水份因之不能上升,造成被咬枝條上部枯萎,幼蟲沿髓部向上蛀食,形成隧道,而糞便即自進入口排出,幼蟲老熟後,開始營造蛹室,先以口吐絹絲結成疏鬆絲網,將幼蟲隧到頂端封閉,而後幼蟲轉身頭向下,吐絲封閉隧道下方,形成蛹室,並向外蛀一羽化孔,殘留韌皮部,爾後幼蟲脫去最後一層皮進入蛹期。

防治方法

一、 冬寄休剪時發現被害枝條即予剪除、燒燬為最根本防治法,生長期發現被幼蟲蛀食孔,可用鐵絲插入孔內刺死幼蟲。
二、 藥劑防治:目前尚無推薦藥劑防治本蟲,但可把握防治週期,4月上旬及9月上旬成蟲羽化期,幼蟲尚未蛀食枝條前試用85%加保利可濕性粉劑850倍或2.8%第滅寧乳劑2000倍及2.8賽洛寧乳劑1000倍,每10~15天施藥一次。
三、 天敵有寄生蠅及小繭蜂與寄生於幼蟲之白殭菌等,另外蟲外出遷居時亦受螞蟻之傷害。
(柯勇、黃振文、葉金彰、童伯開、劉添丁、鄭明發,1993,落葉果樹病蟲害圖鑑第25頁)
(溫宏治,1986,農藥世界35期第63頁)
(章加寶,1990,台灣葡萄害蟲及其他有害動物生態與管理技術第26頁)

咖啡木蠹蛾卵塊
(章加寶,1990,台灣葡萄害蟲及其他有害動物生態與管理技術第23頁)

咖啡木蠹蛾幼蟲
(章加寶,1990,台灣葡萄害蟲及其他有害動物生態與管理技術第24頁)

咖啡木蠹蛾蛹
(章加寶,1990,台灣葡萄害蟲及其他有害動物生態與管理技術第24頁)

咖啡木蠹蛾成蟲
(柯勇、黃振文、葉金彰、童伯開、劉添丁、鄭明發,1993,落葉果樹病蟲害圖鑑第24頁)

為害狀
(柯勇、黃振文、葉金彰、童伯開、劉添丁、鄭明發,1993,落葉果樹病蟲害圖鑑第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