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腐病 
                      日燒病 
                      赤色病 
                      花樟病 
                      基腐病 
                      寄生性線蟲 
                      萎凋病 
                      黑心病 
                      黑目病 
                      黑腐病 | 
          
                    
                       黑心病(Black  
                      heart)  
                       
                      病因:  
                        為一種果實貯藏的生理病害,係因低溫引起。  
                      病徵:  
                         罹病果實外觀無異狀,將果實剖開,心部果肉呈深褐色,最後呈黑褐色,失去鳳梨原有的香味。 
                       
                      發病生態:  
                        台灣鳳梨黑心病大多發生在11~12月採收的冬果,冬果的果實發育期間,若遇到寒流來襲,氣溫降到13℃以下,連續數日,1~2週後所採收的果實,黑心病的罹病率甚高。關於低溫寒害造成鳳梨黑心病的發生機制,據孫守恭、許忠雄的研究指出:鳳梨果實內的酥氨基酸,在低溫下受到氧化脢的作用,而氧化成黑色物質,此一氧化作用可因維他命C抑制,但因低溫下鳳梨果實內的維他命C的含量低,無法進行還原作用。 
                      防治方法: 
                      
                        
                          | 一、 | 
                          冬季較冷的地區避免種植鳳梨。 | 
                         
                        
                          | 二、 | 
                          調節產期,栽培適合冬季生產的品種"冬蜜"或避免生產11~12月採收的冬果。 | 
                         
                        
                           | 
                          (林榮貴、安寶貞提供)         
                           | 
                         
                       
                      
                  
                    
                        
                        黑心病病徵 
                        (孫守恭,1988,台灣主要農作物病蟲害彩色圖鑑B59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