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粉介殼蟲 
                      (Mealy    
                      bug)  
                       學名:Planococcus      
                      citri     
                
                    生態習性   
                        
                      全年均可為害,於春、秋兩季蟲體多。。粉介殼蟲與蚜蟲相同,母體以孤雌胎生法,可不與雄蟲交配而生下小蟲,所以繁殖速度很快。蟲體上的蜜腺能分泌蜜露,螞蟻喜食,不會傷害蟲體,可將蟲體搬到安全取食之處,故粉介殼蟲與螞蟻進行共棲生活。  
                    形態 
                      
                    
                    
                      
                        | 卵: | 
                        多成堆,大多在白色分泌物中,淡黃色,半透明,橢圓形。 | 
                       
                      
                        | 若蟲: | 
                        體形甚小,淺黃色,數日後體被有白色蠟粉,初隱藏於雌蟲腹部下方,後來爬行分散於附近適宜之處。 | 
                       
                      
                        | 成蟲: | 
                        體淡黃色,有時略帶灰色或淡綠色,體型腹部扁平,背部卵圓形稍有隆起,遍體披有白色蠟粉,體之四周具白色刺狀,蠟粉向外突出,頭為後口式。雌性成蟲無翅,口器刺吸式。雄性成蟲,口器缺,具有翅,前翅較大,後翅退化為平衡棍,足較雌性成蟲發達,腹節末端有性刺。 | 
                       
                     
                     
                    危害狀 
                      
                      每年發生約十代,田間以7-8月後的果實及萼片上成蟲及幼蟲群集為害,並進而誘發黑煤病,影響較大。 
                    防治方法
                     
                    
                      粉介殼蟲發生嚴重的果園,越冬防治應噴撒夏油乳劑80倍添加大滅松乳劑1000倍,果實期不可施藥。 
                    (柯勇、黃振文、葉金彰、童伯開、劉添丁、鄭明發,1993,落葉果樹病蟲害圖鑑第76頁)  
                      
                      
                    
                      
                        1.jpg)  
                          粉介殼蟲為害果實狀 
                          (柯勇、黃振文、葉金彰、童伯開、劉添丁、鄭明發,1993,落葉果樹病蟲害圖鑑第76頁) | 
                         | 
                        2.jpg)  
                          粉介殼蟲為害果實狀 
                          (柯勇、黃振文、葉金彰、童伯開、劉添丁、鄭明發,1993,落葉果樹病蟲害圖鑑第76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