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為什麼没有鳳梨釋迦?原來高溫期生長的果實,採收後會嚴重裂果,不具商品價值,因此臺東農友採行產期調節措施,僅生產冬期果。
七月至九月是臺東地區鳳梨釋迦進行產期調節修剪的適當時期,修剪時間太早或過晚,都會使果實發育後期遇到高溫的機率增加,導致採收前生理落果(圖1)發生機率也增高。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以下簡稱臺東場)提醒農友掌握適當的修剪與授粉時間,將生產期控制在12月下旬至3月上旬間,可降低鳳梨釋迦因高溫導致採前落果的風險,使產量穩定、品質提昇,穩定提供外銷貨源,以確保農友收益及維持臺灣水果優良品牌。
臺東場指出,鳳梨釋迦果實發育後期之生理落果,除受果樹本身樹勢影響外,外部環境高溫是導致落果的主要氣象因子,只要時均溫高於27℃、累積2小時以上,就可能會發生生理落果,溫度越高、持續時間越久,落果率就越高。依臺東場斑鳩分場(臺東縣卑南鄉)農業一級氣象站近十年觀測資料顯示,冬季(12月至隔年2月)每日最高溫超過27℃、2小時以上的發生機率介於2-19%,表示這段期間出現高溫逆境的機率較低,相對的落果機率也會降低;而12月以前及4月以後,氣溫超過27℃、2小時以上的機率皆高於42%,表示落果機率大、風險高;3月份天氣較不穩定,高溫機率約20-23%,風險次之(圖2)。
鳳梨釋迦產期調節是以調整修剪時間來控制的,一般在夏季進行結果枝修剪,剪後30至40天開花;花期長達15至30天,人工授粉時間可依需要彈性調整,而授粉後140至160天為採收期。採前生理落果發生的時間約在採收前的1至3週內,所以採收前3週最好也在低溫期(12月上旬至隔年3月上旬),才能有效避免落果的發生。不同產期調節時段所遭遇的高溫風險如圖2所示。
為降低鳳梨釋迦採前落果的風險,產調修剪與授粉時間要適時進行,建議在7月中旬後才開始進行產調修剪,8月中旬再開始授粉;最晚於9月中旬修剪,10月中旬以前授粉,才能將主要產期控制在12月下旬至3月上旬間,將採前落果風險降到最低,以確保產量及最佳品質。
圖1. 鳳梨釋迦採前落果樣態-抽心落果
圖2.鳳梨釋迦冬期果各產期調節時序與所遭遇高溫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