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高1~2公尺,野地生長有達6公尺高的紀錄。互生橢圓形革質葉,葉長3~6公分、葉寬約3公分。開花於葉腋伸出短枝上,橢圓形花萼黃綠色,花黃色,花瓣5~6枚,花徑約3公分,有多數黃色雄蕊。花凋謝後花萼聚合,開始轉為綠色,隨果實發育,花萼與花托與宿存的花絲、花柱轉為紅色,果實成熟黑色,3~8粒排列成圓形。開花期春季,結果期夏季。
栽培方式
適合全日照或半日照溫暖環境,半日照下枝葉較稀疏、開花結果較少。可用大型盆缽種植或直接種於地上,土壤應肥沃且排水良好。過長的枝條可以剪短,樹冠內的細弱枝等不良枝修除。肥料每季施用一次。
本種產於全島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另外綠島和馬祖也有記錄。成蟲喜歡於常綠闊葉林的林內和林緣等處活動, 飛行活潑快速,喜歡吸食動物的排遺、樹液和腐果等。本種後翅腹面眼紋分裂,近似種中只有長紋黛眼蝶相同,但 該種腹面靠近翅基,有一連貫前、後翅的白色條紋,不是波紋黛眼蝶的數條波紋,在辨識上容易區分。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低溫期以幼蟲越冬。寡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禾本科五節芒、開卡蘆和李氏禾等,雌 蝶將卵單產於寄主葉背,卵呈黃白色球形,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幼蟲外觀顏色變異頗大,由綠色、半綠半褐到紅 褐色等非常多樣,終齡幼蟲於葉片下方化蛹,蛹為懸蛹,外觀有綠和褐色兩型。
害蟲學名:Ceroplastes pseudoceriferus
害蟲目別:半翅目
害蟲科別:軟介殼蟲科
危害作物資訊
作物名稱:菊
作物學名: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作物科別:菊科
額、頭頂、頭側和胸部栗紅色;枕、背至尾上覆羽暗橄欖褐色;飛羽及尾羽暗褐色;頦、喉白色,多少沾棕紅色,隨年齡增長,栗色加多;胸和上腹栗紅色;腹灰褐色,具白色橫斑紋和點斑;尾下覆羽黑褐色,具白色橫斑紋;兩脇暗橄欖灰褐色,不具白色橫斑或具不明顯的白色橫斑;腋羽暗褐色,具白色羽端。雌鳥與雄鳥相似,但胸部栗紅色較淡;喉白色;虹膜紅色;喙暗褐色,下喙基部帶有紫色;跗蹠橘紅色,爪褐色。幼鳥虹膜褐色,背面較成鳥色深,頭側、胸和上腹栗紅但染有灰白色羽,下腹和兩脇淡灰褐色,微具稀疏的白色點斑。
棲地與習性
棲息於平原和低海拔各種類型的濕地,如蘆葦沼澤地、湖邊、溪流、池塘、溝 渠的草叢中,或是稻田和海岸泥灘地。繁殖後的擴散也見於灌叢地帶和森林的小路邊。性獨立而膽怯,常在晨昏單獨或成對活動。遇有突發狀況,即驚恐地迅速奔跑入濃密草叢裡,很難驚飛,善游泳。飛行拍翅快速,雙腿下垂,可直接從水面或隱蔽處起飛。
體長,稍呈圓筒形,尾柄側扁。頭稍尖,吻鈍而突出,口稍下位。鬚2對,吻鬚較短,頜鬚末端超過眼後緣。背鰭起點前有一向前平臥的倒刺,隱埋於皮膚內,有人稱之為〝倒刺鲃〞;背鰭無硬刺。體被大圓鱗,側鱗基底具黑斑。體背部茶黃色,腹部灰白,背鰭邊緣黑色,其他各鰭橙紅色。臺灣溪流中之大型鯉科魚類,亦為休閒垂釣對象。
分布區域
為台灣特有種,分布於台灣南部與東部中大型河川中,如曾文溪、高屏溪、卑南溪、秀姑巒溪、花蓮溪等;惟目前多有因人為活動造成之擴散,目前在西部與北部溪流亦偶可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