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母兔繁殖效率的飼養策略
產業組/吳錫勳
前言
養兔場的經營效益主要取決於母兔的繁殖效率,其評估指標包括:受胎率、產仔數、仔兔育成率及仔兔增重等。其影響因子包括:品系、基因、飼養管理與環境等。
在養兔產業興盛的歐洲國家,大多數兔場均採用人工授精技術,優良種公兔的基因,可藉由人工授精之技術而迅速擴展。雖然此技術之應用可大幅提高產仔數與年產胎數,但隨之而來的是母兔因密集生產與泌乳,引發長期能量負平衡而造成的高淘汰率(每年約為120%)問題。
雖然台灣尚未普遍地採用兔隻人工授精,但母兔生產頻率亦相當密集,加上夏季高溫高濕,母兔採食意願低落,同樣地面臨能量負平衡所帶來的挑戰。因此,本文擬提供國外及國內若干研究成果,供飼養者擬定飼養與配種策略之參考。
一、 種母兔的育成
國外大多數更新母兔之飼養,在育成階段與肉兔相同,所提供的飼料營養濃度,往往無法充分滿足新母兔的需要,所以配種前除了注意新母兔週齡需達14.5週以上,體重亦需在3,500公克以上(紐西蘭白兔),避免降低初產的窩仔數與仔兔出生體重(Rommers, et al. 2002)。
國內夏季育成的新母兔,由於採食量受限於高溫高濕環境,同樣地建議勿單以週齡作為初次配種的依據,新母兔應達配種體重再行配種,以免限制新母兔自身生長,縮短其使用年限。台灣冬季氣溫對兔而言為適溫帶,新母兔可採食足夠自身及胎兒生長的飼料,在略低於3,500公克的體重仍可進行初次配種。
二、調整飼料營養濃度
提高飼糧能量之密度,可以增加對母兔的能量供應。研究結果顯示,飼料中添加油脂的效果較添加澱粉的效果為佳。提高穀物的使用量可增加飼糧中澱粉的含量及提高能量的供應,但會降低採食量,對初產母兔言,雖有提高能量供應的功效,但無法提高乳汁分泌量;對經產母兔則可能因過度能量蓄積導致過胖,降低繁殖效率(Pascual et al., 1999)。飼糧中添加脂肪,雖同樣地造成母兔採食量的下降,但整體採食能量仍較未添加組為高,且添加的脂肪,可用於乳汁及乳脂合成,提高母兔產乳量及哺育能力,仔兔離乳時可獲得較高的體增重(Pascual et al., 2000)。
國內夏季高溫高濕環境,母兔產後往往因採食量不足泌乳所需,大量動用體組成而致消瘦,降低下一胎之受胎率及仔兔出生體重,建議可於飼糧中添加2~3%脂肪,提高飼糧能量供應,改善母兔哺乳期間之能量攝取,提升泌乳能力及繁殖性能。
三、窩仔數的控制
母兔的泌乳量會隨著哺育的窩仔數增加而提高,採食量也會隨著產乳量提高而增加,但採食量的增加往往不足以滿足泌乳的需求,由體組成測定可發現,哺育較多仔兔的母兔體內,有較少的脂肪蓄積。Rommers, et al. (2001)的研究顯示,哺乳期窩仔數9隻的哺育兔,其育成期的生長表現優於窩仔數12隻者;在14.5週齡初配時的體重也顯著較高,且初產時可獲得顯著較高的產仔數及活仔數。但若把窩仔數從9隻降為6隻,並無法進一步改善離乳後小兔之生長與繁殖性能。
為避免母兔哺育過多仔兔,影響仔兔之生長與日後的繁殖性能,建議飼養者適度調整窩仔數為8-9隻,不僅可改善仔兔的生長表現,避免母兔因哺乳造成長期能量負平衡,亦可提高母兔使用年限。
四、配種頻率的調整
在採行人工授精的養兔場,母兔每隔六週進行一次人工授精,因此,母兔幾乎每一個泌乳期與懷孕期都互相重疊,長期能量負平衡導致母兔消瘦、繁殖障礙、生病或死亡,造成母兔淘汰率居高不下。為此,有學者建議調整配種頻率,錯開母兔的懷孕期和哺乳期,以延長其使用年限(Castellini et al. 2003.)。
國內雖大多採行自然配種,但飼養者仍可參考母兔的體況(胖瘦度)、成熟度(初產或經產)、哺育的窩仔數、天候狀況及採食狀況,適度調整配種時間,讓較瘦的母兔有適度休息,待體重回復後再行配種,不僅可改善繁殖性能與動物福祉,亦可延長母兔使用年限。
結語
以上所提出的策略,是參酌國外研究報告,以及筆者服務畜產試驗所的飼養管理經驗所提出,養兔業者可作為飼養管理的參考。但每一項策略的應用,都應參酌場內現況彈性調整,諸如飼養的品種、品系、使用的飼料營養濃度、仔兔的離乳天數、場內環境、銷售計畫及兔隻用途等,要經過審慎的觀察與評估,才能擬定出最符合養兔場自家需求的飼養策略,達到兔場最佳繁殖效率與全場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