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大甲鎮農會產銷班第三班班長的李鎮雄先生是位很誠懇、古意的農民,聊起種植芋頭的工作,李先生很客氣地說自己不會說話,只表示「做這途就是看天食飯,請大家多多幫忙推銷!」然而,從李先生的身上,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對這片土地的熱愛,並進而將其半生的心血都投注於其中。
大甲這塊土地,自古就發展農業,是台灣傳統的農村。它位於台中縣西北角,南北端各有大甲溪、大安溪流過,水源充足,全鎮除了鐵砧山一帶為丘陵地之外,其餘均為土質肥沃的平原,在總面積5581公頃的土地中,耕地面積就占約3200公頃,稻作約佔3/4的耕作面積,其他如芋頭、西瓜、青蔥、花卉、苦瓜、七葉膽、大蒜等多項農作,也都產量豐富、品質優異。
而今年70歲的李鎮雄,自民國66年開始種芋頭,採芋頭與稻米輪作。李鎮雄先生表示,產銷班第三班已經組織三四年了,目前有14位班員,幾乎都是以稻米和芋頭輪作,稻子種的是台稉9號良質米,因為稻米單作產量少,芋頭又是很適合輪種的作物,所以採取這種輪作的方式。
大甲芋種植不輕鬆
芋頭為大甲鎮第二大宗的農產品,栽培面積近400公頃,為全臺單一鄉鎮種植面積最大的。若粗分芋頭品種,檳榔心種及麵芋種是最主要的品種,其中檳榔心種因口感佳、澱粉質高,是臺灣栽培歷史最久且最著名的母芋品種。檳榔心芋也是目前大甲地區最普遍栽種的品種,植株高大,葉柄粗壯,重量約可達2.5公斤,其肉質在感上比較偏為粗鬆、粉質,香氣也濃,每年八到十月為盛產期。
李鎮雄表示,剛開始他們的芋頭是從草嶺和甲仙拿種回來種,但一開始的品種肉質很鬆軟,一煮湯就化了。於是他們就改種改良過的「高雄一號」(為高雄區農業改良場於地方栽培種中選出,於民國78年命名推廣之母芋用品種),「高雄一號」的植株比檳榔心芋還高,平均母芋重量也比檳榔心芋來得重,芋肉有紫紅筋絲,肉質比較細黏,很適合水田栽培。李先生說,改良的高雄一號香、Q、鬆軟,做什麼料理都好吃。
河川流域中的黑砂土質是最適合種植芋頭,而且以輪作為佳、較不適合復耕,大甲地區大安溪以南均為廣大的黑砂土田,又是傳統種稻的區域,所以是生產芋頭的最佳地區。竽頭的生長期約八個月,輪作的時程以每年十一、十二月開始種芋頭過冬,至農曆七月末、八月才開始採收,可以一直採到第二年的清明,但以農曆十月所採收的芋頭品質最好。清明過後,農人會鋤掉芋頭植株並加有機肥,再播種稻子;李鎮雄說如果早的話就種蓬萊米、晚的話種在來米。種稻則是兩期,在每年農曆的六月及十月兩次收成。
比較起來,種植芋頭的利潤比稻米好,但相對地也比較辛苦,李鎮雄解釋說,例如稻子若需要120斤肥料,則芋頭所需的肥料約為稻米的三倍;而除草、水的灌溉,也端視經驗而定。老經驗的李先生說,種植芋頭是很重視灌溉的,水太多或太少都不行,另外,天氣炎熱的時候,則是要記得晚上給水,才能降溫。
給水也不能算幾天給一次,而是要依土質來決定,因為土壤有較黏或含沙量較多的區別,需水量和排水速度就有不同的要求。所以李鎮雄說,芋頭要種得好,有時就是了解這塊土地的性格,然後看天做事。雖然年紀大了,李先生還是放不下對耕作的熱愛,嘴裡說家裡年輕人都嫌「做田」很累又沒錢賺,但他還是跟幫忙的大兒子不斷地依照作物的生長,繼續辛勤的耕作著,過著規律且淡泊的生活。
看天吃飯中求積極
在李班長看來,目前大甲芋頭的品種已經改良得相當不錯了,在品質上已不用擔心,但天氣卻是最無法掌握的部份,使得收成好不好要憑點運氣,這也是雖然芋頭價錢較好,但農民卻不敢全種芋頭的原因。就像今年,對大甲的芋農們而言,是很辛苦的一年,不僅遇到兩次颱風,在採收前又多雨又高溫的氣候,造成原本長得很漂亮的芋頭晒傷而有不小的洞,這樣一來,有的產銷班的芋農今年的產量恐怕損失了1/3到1/2,是人力耗費較多,但芋頭價格卻很差的一季。
芋頭怕旱、怕水災、怕颱風,這些都是在生長期中,很可能會遇到的氣候不確定因素,而且都沒什麼有效的防治方法;如果遇到颱風要來,李鎮雄表示,能做的只有把葉子砍一砍,讓芋頭不會被風吹倒,颱風走了再趕快「落肥」,把生長補回來,其他的,就「無伊法」了。
至於蟲害的防治上,李鎮雄表示在種植芋頭的過程中,有兩個最為主要的蟲害,一個是什麼都吃的福壽螺,無論稻米或是芋頭都怕牠,而另外一個則是斜紋夜盜蟲。李班長說苦茶油的搾油渣粕可以用以克制福壽螺,是很好的東西,一方面是廢物利用,一方面無毒又有效,問題是有時候買不到。斜紋夜盜蟲則可用農試所研發的性費洛蒙誘殺法來消除蟲害,將斜紋夜蛾性費洛蒙緩釋劑設置在田中,約50公尺放一個誘蟲盒,高度離地面約1.5公尺處,每月更新一次。誘蟲盒會誘得成蟲,是又安全又有效的方法。
李鎮雄認為這就是正確的農業升級方向,相關單位可以再研發更好的蟲害防治管理辦法,而政府方面也應大力推行無毒的種植方式。像第三班農藥用得比較少,相對施肥量也少,產量就跟著減少了,但他們的大甲芋頭已通過吉園圃與ISO認證,老班長認為應該繼續往這個方向求進步。
由於大甲芋頭已經行銷全臺且口碑響亮,李鎮雄表示,全大甲的品質都差不多,問題是名氣響就有仿冒品,他們反而怕商人把別處種的,甚至是進口芋頭混進來賣給客人。目前吉園圃要改為生產履歷的制度,但管銷尚未一致的情況下,老班長很擔心:如果和其他商品放在一起賣,則大甲芋頭反而吃虧了。
對這些純樸的農民而言,或許將收穫交給銷售管道後,需要操心的事就不多了,但是對於產品品質的管控,他們其實還是相當在意的。
李班長很古意地說:「大甲芋頭真的比較好,我曾去苗栗幫人家採收過,那邊的芋頭皮就比較厚。若是進口的則不香,商人卻會因為進口較便宜而混在與台灣產的一起賣!」有時候,對於老農夫的無奈,聽起來彷彿是不容易解決的,但其實如果每個人在購買農產品的同時,都能更仔細、更小心一點,這樣一來,不僅可以確保自己的權益,對那些用心在耕作的農民而言,也是一種肯定。因為關心,所以放心,畢竟人與土地的連結若能更為親密,才是真正懂得環境與生活的基本。
芋頭美食變化多
雖說辛苦,大甲芋頭畢竟也博得了全台第一的美譽,提到大甲,不是想到草蓆就是想到芋頭。台灣著名小吃如九份芋圓、草湖芋仔冰也都是使用良質的大甲芋頭。李鎮雄先生實地帶著我們來到芋頭田裡走一走,今年李先生的田裡輪到種植芋頭,而且採訪時已開始進入收成的季節了,李先生彎下腰來指著被多雨的秋老虎造成的芋頭損傷,不捨的說道,其實有洞的芋頭還是可以吃,在採收之後,農家會先將不好的部份挖掉,只是賣相差,芋頭的價錢就差多了。
由於想降低價格波動的市場風險,大甲鎮農會規劃成立芋頭加工事業,積極地來調節產銷,如將生產過剩(使用量約為大甲產量之20%)或是賣相不佳的大甲芋頭,加工製成芋角、芋丁、芋泥、芋粉、芋圓、芋丸等產品,希望透過產地的初級加工來提高其附加價值。
芋頭含有豐富的澱粉質、蛋白質、糖、維生素 A、B1、B2、C、礦物質、皂素。它作為熱帶與亞熱帶地區人民的糧食作物,已經有很久遠的歷史了,研究發現芋頭可不只是容易使人有飽足感而已,它還富含許多重要物質,例如鉀可幫助血壓下降,高纖維質則是適合現代人飲食需求,同時芋頭含有一種黏質,可促進肝解毒、鬆弛緊張的肌肉及血管。每逢芋頭產季,民眾不妨多吃一點新鮮芋頭有益健康;若想向產地直接購買,可以洽大甲鎮農會。
李鎮雄介紹說,在採收季節,大甲街上常常可以見到切芋角、炸芋頭的景象。他認為芋頭的一大好處就是吃法超多──做餅、做芋圓、芋仔冰等甜點,或炸芋角、煮火鍋、炸鹹芋脆片、芋粿巧等等都很適合。李先生說他最愛吃的是芋圓、芋簽和芋頭米粉,而芋頭的十幾種作法家裡都會做喔!只是現在太太年紀大了,媳婦又比較不會做,語氣中帶著點對芋頭的家常料理的懷念,不禁讓人想起芋頭的美味而垂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