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成蟲:頭部複眼紅褐色,餘為黃色。中胸背板亮黑色,中胸小楯片黃色;前胸腹板黃色、中胸與後胸腹板黑色;足基節、轉節與腿節黃色,脛節與跗節淡褐色;平均棍黃色。腹節背板亮黑色,邊緣黃色,第一至第五可見腹節背板具黃色中溝(雄蠅的中溝較明顯)。雌蟲體型一般大於雄蟲,雌體長 1.9 mm,寬 0.6 mm。雄體長 1.6 mm,寬 0.5 mm;雄蟲之第九腹節背板特化成生殖弧,上方具 1 對尾毛,下方具 1 對附器;雌蟲第七腹節,呈骨化程度高的筒狀產卵管外鞘。
卵:初為乳白色半透明,48 小時後變無色透明。橢圓形。長 0.24 mm,寬 0.13 mm。
幼蟲:共 3 齡。初無色,後隨成熟而呈黃色。蛆狀,外表光滑。頭部較尖,腹部末端較鈍。頭咽骨明顯,可藉其大小識別各齡期。第一齡幼蟲無色透明,體長(初-末期)0.34-0.73 mm,體寬(初-末期)0.12-0.25 mm。第二齡幼蟲淡黃色,體長(初-末期)0.84-1.33 mm,體寬(初-末期)0.29-0.44 mm。第三齡幼蟲淡黃至黃色,體長(初-末期) 1.57-2.55 mm,體寬(初-末期) 0.51-0.76 mm
蛹:褐色。長橢圓形,外有環節。體長 1.9 mm,體寬 0.9 mm。
危害描述
1. 危害寄主之時期與部位:包括苗期、生長期、開花期及結果期等之葉片。
2. 危害徵狀:包括成蟲之戳食與幼蟲之潛食。
成蟲戳食:不論產卵或取食時,均會在寄主葉片上造成白色刻點,產卵孔呈橢圓形,長 0.29 mm,寬 0.15 mm,取食孔近圓形,長 0.36 mm,寬 0.32 mm。
幼蟲潛食:幼蟲之食痕形狀與寄主植物之種類與品種有關。食痕一般呈由細至粗蜿蜒狀,有時亦呈大斑點狀。第一齡幼蟲食量小,在寄主葉肉海綿組織中蠕動蛇行取食,至第二與第三齡幼蟲時,有時受食物量之限制,幼蟲亦可在海綿組織層中取食。其取食隧道初無色,隨後轉白色,隧道兩側交互留有明顯之黑色排泄物。
苗與幼株受害時,植株發育嚴重遲滯,導致產量降低。
防治方式
國外斑潛蠅防治方法有化學防治、生物防治、耕作防治 (輪作、間作、田間衛生、特殊介質、覆蓋、施肥及摘除被害葉)、物理防治 (黃色黏板)、抗蟲品種及綜合防治等,其中以化學與生物防治對斑潛蠅之效果較強,但為求作物生長全期之管理,仍以綜合防治法為優。
非洲菊斑潛蠅之防治,台灣目前雖以農藥為主,但該蠅本地種寄生蜂相複雜,共有9種。其中又以異角釉小蜂與華釉小蜂最為常見,且對寄主都有很強勢的抑制力。故建議當非洲菊園內非洲菊斑潛蠅幼蟲受其寄生蜂抑制,呈現低密度穩定消長時,不需施藥防治;當該蠅密度呈現突然暴升時,則施用對寄生蜂具選擇性之藥劑;園內有白粉病發生時、有斜紋夜盜、蚜蟲、介殼蟲、薊馬及葉螨等發生時,請參考植物保護資訊系統防治。
資料來源:農業病蟲害智能管理決策系統 | 病蟲害資料庫
圖片資料來源:《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