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1
病原菌:
Ciborinia allii
英名:
Sc1erotia1 disease
本病原菌發生於葉及花梗上,被害葉及花梗田先端或中間褪成褐色,漸次及於下方,葉或花梗枯死下垂,被害部經日曬後葉表面變成白色,其表皮下則生出胡麻樣之菌核,起初呈乳日色,後變為黑色。本病原菌以菌核存活於被害組織,由此產生子囊盤,其中之子囊孢子以空氣傳染侵害蔥株。
本病害在臺灣秋末至翌年春季於北部及東北部普遍發生,低溫、高溼、多雨時期,適合本病蔓延。菌核可在土壤中越夏存活,不須休眠即可以子囊盤方式發芽,菌核在高溼下於8~26 ℃ 經l0~l5天即可產生子囊盤,適溫為l6~22℃。成熟子囊產生二種子囊孢子,即大子囊孢子和小子囊孢子,其中僅前者具發芽能力,以l6~20 ℃ 為發芽適溫。菌絲於4~28℃ 範圍內均可生長,而以24℃ 時生長最好。
防治方法:
1. 秋冬季來臨時(10月下旬),北部易發病地區如遇下雨,即應注意青蔥田間狀況,發現病徵出現時即應開始防治,如使用之殺菌劑屬可濕性粉劑時應添加展著劑以助藥劑之附著力。
2. 病葉應隨時清除,並予以深埋勿使其在田間產生菌核,以減少第二次感染源。
3. 勿連作,夏季時田間灌水,浸水至少二周,可使田間土壤中殘存之菌核死亡,減少秋冬季之感染機率。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76%
我喜歡:12%
很實用:9%
夠新奇:0%
普普啦:3%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3 則留言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Ann(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9/05/29
感謝
b663622(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7/03/31
good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5/10/29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