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果樹-桔柑

 
項目符號 常綠果樹
項目符號 木瓜
項目符號 印度棗
項目符號 百香果
項目符號 枇杷
項目符號 柑桔
項目符號 香蕉
項目符號 荔枝
項目符號 草莓
項目符號 番石榴
項目符號 椰子
項目符號 楊桃
項目符號 鳳梨
項目符號 蓮霧
項目符號 龍眼
項目符號 檬果
項目符號 釋迦
項目符號 落葉果樹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幼苗猝倒病
白粉病
立枯病
地衣
赤衣病
果實青、綠黴病
油斑病
芽葉疫病
南美立枯病
流膠病
炭疽病
缺硼
缺錳
缺鎂
黑星病
黑點病
煤煙病
蒂腐病
腐敗病
裾腐病
潰瘍病
瘡痂病
線蟲病
褐腐病
藻斑病
鱗砧病 
根腐病
破葉病
根腐線蟲
黃龍病

柑橘根腐病(疫病菌引起) (Phytophthora Root Rot of Citrus)

前 言:
  
疫病菌引起之柑橘根部與樹幹基部腐敗,是柑橘幼苗期最嚴重之病害,尤其陸地育苗時,只要管理不當,便經常造成幼苗大量黃萎死亡,全園廢耕。柑苗罹病後,便不易根除,即使病情輕微,亦不可移植本田,否則將成為本身與其他健康植株罹患根腐病、裾腐病、芽葉疫病、及果實褐腐病的感染源的來源。健康柑橘苗必須是完全無疫病。

病 徵:
  
疫病菌可以危害柑橘之細根 (Fibrous roots)、支根 (Branch roots)及主根 (Main roots)。受害之柑橘根系腐敗、褐變壞疽,因而根系數量稀少,有時因罹病組織流膠而黏結土粒硬塊。根腐病害輕微時,地上部枝葉無明顯外觀病徵;病情嚴重時,葉片黃化、落葉,生育停頓,而終致枯萎死亡。在連續降雨後,亦有整畦苗圃之柑苗急速萎凋枯死。植株定植本田後,如果根腐病嚴重時,柑橘生長發育與果實的產量品質均較差。

病原菌:

(一)

名稱及分類地位
學名:
  
我國 Phytophthora parasitica Dastur,
     P. palmivora (Butler) Butler,
     P. citrophthora (Smith&Smith) Leonian,
     P. cinnamomi Rands & P. citricola. Sawada
  國
P. parasitica, P. citrophthora, P. palmivora, P. hibernalis,
     P. citricola, P. syringae, P. boehmeriae, P. cactorum,
     P. megasperma, P. cinnamomi, P. drechsleri.

分類地位:
  
Class:Phycomycetes (藻菌綱) - Oomycetes (卵球菌亞綱)
   Order:Peronosporales (露菌病菌目)
    Family:Pythiaceae (猝倒病菌科,腐黴病菌科)
     Genus:Phytophthora (疫病菌屬)

引起柑橘根腐病之疫病菌與誘發裾腐病與流膠病之菌種與重要性完全一致,其分布為世界性,但不同地區之柑橘疫病菌種類不同。臺灣省柑橘品種之根系對疫病菌 P. parasitica P. palmivora之抗感病性列於表一。臺灣省較常用之砧木品種,以粗皮檸檬最為感病,酸桔、枳橙及廣東檸檬次之,紅文旦、枳殼及金柑類較為抗病。而金柑類僅被P. citrophthora 感染,且極感病。

 
表一、芸香科植物根系對柑橘疫病菌
(Phytophthora parasiticaP. palmivora) 之抗性檢定*

抗感性病
(Grade)**

芸香科品種系
(Varieties)

極感
(Highly susceptible)

甜橙類 (柳橙、晚崙西亞等9品系)、檸檬類***、粗皮檸檬、葡萄柚、枸櫞、寬皮柑 (椪柑等9品系)、桔橙、桶柑、萊姆類、白柚


(Susceptible)

寬皮柑(酸桔、美女桔、四季桔等5品系)、枳橙、扁實檸檬、廣東檸檬、桔柚

中等
(Moderate)

柚類 (麻豆文旦等9品系)、木蘋果、月桔(七里香)

中抗或耐病
(Moderately resistant or tolerant)

枳殼類、酸橙、夏橙、青山柑、南庄橙、黃皮、柚類(斗柚、紅文旦)


(Resistant)

烏柑刺,金柑(長金柑、圓金柑)

* 1~2月大之實生柑橘苗種植於含1000菌體/每克土壤之病圃土壤中。
** 極感:幼苗於三個月以內完全死亡
  感:幼苗嚴重黃化
  中等:幼苗輕微黃化
  中抗:植株外觀正常,但根系輕度腐敗
  抗:植株完全健康
*** 括號( )內之數目代表檢定之柑橘品種系數目。
(二)

分布、形態、生活史
  請參考裾腐病部份。

(三)

診斷技術
  
疫病菌引起根腐病之根部病徵與植株之外觀病徵,易與其他病原或生理因素引起者,混淆不清。單純疫病菌引起之根腐病的地上部病徵與營養缺乏引起者較為相似,與受星天牛蛀食者亦相同,均為葉脈黃化與葉片軟化、落葉、及生長衰弱,嚴重時植株萎凋死亡。地下部病徵為根系稀少,褐變壞疽與腐敗,有時因組織流膠而黏有土粒。但因根部病害常有複合感染(包括其他土壤真菌、細菌、線蟲,或感染立枯病與其他病毒病害,或因土壤理化因子不適),病因較複雜,需經科學方法鑑定,才能確定病因。鑑定疫病之方法:將罹病根段洗淨,或經消毒或不經消毒,瀝乾水分後,放置於選擇性培養基上,三至五天後檢查培養基上有無疫病菌自根段長出。此外,可將五至十公克之根段放入玻璃廣口瓶中,加入蒸餾水至蓋滿根段約兩公分左右,上面懸浮十片幼嫩柑橘葉片之片段(以柳橙葉片較佳,大小約一平方公分),放置於有光線且通風良好處,約三至五天後葉片開始黃化腐敗,在顯微鏡下觀察葉片邊緣有無生長疫病菌胞囊,並可鑑定引起根腐病之疫病菌種類與數目(有時根部同時受兩種以上之疫病菌感染) 。此方法經改良後,並可用來偵測土壤與灌溉流水中有無疫病菌。

發生生態:
  
當土壤濕度過高,一般淹水約24小時以上時,疫病菌就會產生胞囊與游走子。遊走子在水中游泳至本株之健康根系部位或鄰近健康植株之根系,侵入感染誘發根腐病。胞囊與游走子亦可藉噴灌灑水而飛濺至柑橘新梢,誘發芽葉疫病。在果園中,胞囊與游走子則可藉風雨吹送到地上部位,感染柑橘果實及樹幹表皮,誘發果實褐腐病與裾腐病。因而,罹病根部之疫病菌,為裾腐病、果實褐腐病及芽葉疫病之主要初次感染源。
  溫室柑橘苗圃,其根腐疫病菌之初次感染源可能來自帶菌之土壤介質或器材,尤其是重複使用未經消毒或消毒不完全之材質時,根腐病之發生將十分嚴重。陸地苗圃之根腐病菌的初次感染源,則可能來自土壤本身或灌溉水。
  果園中之柑橘根腐病源大部分從幼苗帶來,但其初次感染源亦可能來自栽培土壤或帶菌之灌溉水。尤其灌溉水上游之鄰近柑橘果園罹患根腐病時,下游果園亦容易罹患相同之病害。許多報告均指出,柑橘根部的分泌物能吸引游走子著床與發芽,游走子亦能藉灌溉水傳播。從灌溉水中經常可偵測到游走子。降雨後,柑園之表土中亦可偵測到疫病菌之游走子。由於柑橘是多年生作物,加上臺灣省溫度較高,即使環境不適合發病時,疫病菌亦能直接存活於根系中,並不需要以特殊器官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當降雨開始或淹水灌溉時,土壤濕度增高,休眠之疫病菌即開始活動,如果降雨不斷,疫病菌之危害與肆虐亦愈發嚴重。

防治方法:

(一) 使用抗病或耐病之柑橘品種為砧木。不可栽植未經嫁接之感病品種之實生苗或高壓苗(如甜橙、椪柑、桶柑、檸檬)。
(二) 播種用之種子需採自樹上之健康果實,掉落地面之果實不可使用,更不可自罹患褐腐病之果實採種。播種前,應將有瑕疵之罹病種子去除,種子並經0.1%漂白水消毒三分鐘。
(三) 溫室育苗時,必須使用無菌之土壤、培養介質及器材;重複使用材質時,需經消毒或滅菌處理。盆栽幼苗不宜直接放置地面。放置幼苗之檯架或水泥板宜架高,離地面至少三十公分以上,以避免疫病菌自土壤中飛濺出來。地面與檯架上可以噴佈稀薄硫酸銅液,以消滅病菌。
(四) 由於苗期柑橘之經濟價值較高,最好不要陸地育苗,否則應選擇處女地或前期作物未罹患疫病之土地使用,土壤通氣性良好,有簡易之防雨設施與良好之排水管道,切忌窪地育苗。
(五) 使用清潔之地下水或自來水灌溉。
(六) 柑橘幼苗必須完全健康,一經發現感染疫病,便必須銷毀或挖掘深穴予以掩埋,不可移植於本田。罹病植株、果實不可棄置於地面,尤其不可拋棄於溝渠內。
(七) 果園應保持排水良好,可以將灌溉次數增加,但將每次灌溉之時間縮短,以避免果園土壤長期淹水;此外,切忌使用帶有疫病菌之水源灌溉 (見診斷方法)。

參考文獻:

1. 安寶貞 1989 臺灣柑橘之疫病 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專刊 No.27 pp.212-221.
2. 安寶貞 1995. 柑橘土壤傳播性真菌病害 臺灣省農業試驗所專刊 No.51 pp.209-219. 臺灣柑橘之研究與發展研討會 臺灣嘉義 1995,1,12-13.
3. Ann, P. J. 1984. Species, mating types and pathogenicity of Phytophthora distributed in citrus orchard in Taiwan. Trans. Br. Mycol. Soc. 82:631-634.
4. Boccas, B., and Laville, E. 1978. Les maladies a Phytophthora des agrumes. France Institut de Recherches sur les Fruits et Agrumes. 162 pp.
5. Grimm, G. R., and Alesander, A. F. 1973. Citrus leaf pieces as traps for Phytophthora parasitica from soil slurries. Phytopathology 63:540-541.
6. Klotz, L. J. 1978. Fungal, bacterial, and non parasitic diseases and injuries originating in the seedbed, nursery and orchard. in: The Citrus Industry. IV. Crop Protection. W. Reuther, E. C. Calavan, and Carman, G. E. eds. Univ. Cal. USA. 362 pp.
7. Ko, W. H. Chang, H. S. and Su, H. J. 1978. Isolation of Phytophthora cinnamomi from Taiwan as evidence for an Asian origin of the species. Trans. Br. Mycol. Soc. 72:496-499.
8. Stolzy, L. H., Letey, J., Klots, L. K., and Laganauskas, C. K. 1965. Water and aeration as factors in root decay of Citrus sinensis. Phytopathology 55:270-275.

 (作者:安寶貞)

 
根腐病病徵   根腐病病徵
 
根腐病病徵   根腐病病徵
 

誘釣裝備

  利用誘釣分離疫病菌,Phytophthora citrophthora 的胞囊形成於柑橘葉片塊上
 

茂谷柑萎凋病之根部病徵
(其他菌引起之根腐病)

 

柑橘根部生長靈芝
(其他菌引起之根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