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果樹-桔柑

 
項目符號 常綠果樹
項目符號 木瓜
項目符號 印度棗
項目符號 百香果
項目符號 枇杷
項目符號 柑桔
項目符號 香蕉
項目符號 荔枝
項目符號 草莓
項目符號 番石榴
項目符號 椰子
項目符號 楊桃
項目符號 鳳梨
項目符號 蓮霧
項目符號 龍眼
項目符號 檬果
項目符號 釋迦
項目符號 落葉果樹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幼苗猝倒病
白粉病
立枯病
地衣
赤衣病
果實青、綠黴病
油斑病
芽葉疫病
南美立枯病
流膠病
炭疽病
缺硼
缺錳
缺鎂
黑星病
黑點病
煤煙病
蒂腐病
腐敗病
裾腐病
潰瘍病
瘡痂病
線蟲病
褐腐病
藻斑病
鱗砧病
根腐病
破葉病
根腐線蟲
黃龍病

赤衣病(Citrus Pink Disease)

病原菌:Erythricium salmonicolor (Berk. & Br.) Burds. (Syn. Corticium salmonicolor Berk. & Br.)

前言:
  
本病如果發生在中、小枝條,對柑橘生產無多大影響,但如在主枝發生(這種情況很少)則會引起減產,並進而有整株被害的可能。

病徵:
  
危害枝條或主幹。被害部最初有少許樹脂滲出,隨後乾枯龜裂,其上生出白色蜘蛛網一樣的菌絲,不久變成淡紅色。濕度高時,白色菌絲沿著枝幹向上下蔓延,圍繞整個枝幹周圍,形成鮮目的銀白色,罹病部上方的枝葉整個凋萎枯死。

病原菌:

(一)

名稱及分類地位

 

學名:Erythricium salmonicolor (Berk. & Br.) Burds.(Syn. Corticium salmonicolor Berk. & Br.)
分類地位:
  
Class:Hymenomycetes(絲孢綱)
   Order:Aphyllophorales(非褶菌目)(多孔菌目)
    Family:Corticiaceae(伏革菌科)

(二) 分布
  全世界。
(三) 寄主
  柑橘類、枇杷、梨、荔枝、茶、檬果、楊桃、相思樹等多種果樹及樹木。
(四) 形態
  擔子囊層狀由菌絲分化而成,無色圓筒狀或棍棒狀,大小 22-135 x 6.5-10 mm,擔子囊頂端有2-4個小柄,其上長有擔孢子。擔孢子無色單孢,9-17 x7-17 mm,基部尖,頂端鈍圓。
(五) 生活史
  以菌絲及擔孢子生存於寄主植物枝條裂縫內,於溫、濕度適宜時,大量產生孢子,被風吹到寄主植物,侵入感染,再生長菌絲並產生大量繁殖器官。

發生生態:
  夏秋季節,多雨潮濕的氣候,通風不良與管理不善的柑橘樹容易發生。在臺灣省山區柑橘園,尤其是北部與東北部,普遍發生。在罹病部位形成的孢子,隨風飛到健全株附著,由枝條裂縫處感染發病。

防治方法:

(一) 行適當的整枝修剪,使通風良好,樹冠內枝葉勿太密,園中日光充足,可減少本病危害。當整枝時,優先剪除發病枝條。
(二) 初夏以後,經常巡視柑橘園時,早期發現病枝條,剪除病枝,埋入土中或燒燬之。
(三) 主幹或主枝被害時,參考枇杷赤衣病防治法處理(本方法尚未正式推薦,)。切除患部後,以50% 貝芬同可濕性粉劑 700倍或63% 銅鋅錳乃浦可濕性粉劑 500倍,於發病初期施藥。

*本文係根據臺灣大學已故教授莊再揚博士遺稿彙整而成,特為之誌。

(作者:安寶貞)

柑桔赤衣病徵 赤衣病引起之枝枯
(安寶貞提供) (安寶貞提供)
赤衣病 赤衣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