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翅蚜蟲 棉  蚜:Aphis gossypii 
                      豆  蚜:A. medicaginis 
                    夾竹桃蚜:A. nerii 
                      桃  蚜:Myzus persicae 
                    玉  米  蚜:Rhopalosiphum maidis 
                      柑  桔  蚜:Sinomegoura citricola             
                      生態習性     
                            
                           
                        一般蚜蟲終年均會發生,每年發生數十代,本省於3~4月及10~11月等乾燥月份發生較多,7~10月連續下雨其密度因而下降。木瓜毒素病之發生,係借由蚜蟲傳播,是故毒素病之發生與蚜蟲密度有絕對相關。蚜蟲於平地一般多行無性胎生繁殖,但於冬季高冷地區,可行有性世代繁殖,平常所見之蚜蟲以無翅型為主,一般群集於木瓜以外作物之嫩芽、幼葉上吸食養液,並分泌蜜露誘發煤病,阻礙植物之光合作用,觀察蚜蟲並不喜歡在木瓜植株上繁殖。但如木瓜幼苗鄰十字花科菜園種植時,桃蚜仍可飛至其上繁殖,當無翅型蚜蟲族群繁殖密度過高時,由於空間、食物不足,會促成產生有翅型者,便以飛行分散,有翅型蚜蟲在分散途中,一吸食到病株,立即成為病毒煤介昆蟲,當其飛至健康植株時,以帶毒口針刺吸病注入病毒,病毒即在植株體內迅速增殖破壞,經過一段潛伏期,木瓜植株外表即可出現毒素病病徵。     
                             
            
                    防治方法 
                    
                      
                        | 一、 | 
                        選用健康幼苗種植。 | 
                       
                      
                        | 二、 | 
                        避免於鄰近田地種植葫蘆科、茄科及桑科等作物或老株廢耕園旁新植木瓜,以減少蚜蟲傳播病毒之機會。 | 
                       
                      
                        | 三、 | 
                        間作玉米等高經作物,阻擋帶毒蚜蟲侵入或降低其傳播能力。 | 
                       
                      
                        | 四、 | 
                        注意去除蚜蟲之寄主雜草或拔除病株。 | 
                       
                      
                        | 五、 | 
                        網室栽培木瓜,隔離蚜蟲傳播,發現網破洞,應立即縫補。 | 
                       
                      
                         | 
                        (溫宏治,1996,興農紀念刊第22頁) 
                           
                         | 
                       
                     
                    
                      
                        | 
                           (興農85年).jpg) 
  | 
                         | 
                       
                      
                        | 
                          蚜蟲危害木瓜 | 
                         | 
                       
                      
                        | 
                          
                          (溫宏治,1996,興農紀念刊第20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