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果樹-木瓜

 
常綠果樹
木瓜
印度棗
百香果
枇杷
柑桔
香蕉
荔枝
草莓
番石榴
椰子
楊桃
鳳梨
蓮霧
龍眼
檬果
釋迦
落葉果樹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赤圓介殼蟲
赤葉蹣
茶細蹣
有翅蚜蟲
非洲大蝸牛
螺旋粉蝨
非洲大蝸牛 (Giant African snail)

學名:Achatina fulica Bowdich

生態習性
  成蝸於4~5月間開始產卵,卵產於陰溼之枯葉下低窪草地上或地下3~5公分處,一次產卵50~200粒,幼蝸孵化後,約經百日即可交尾產卵,成蝸壽命長達3~5年,殼高可達10公分以上,一般蝸牛於低溫乾旱環境可藏入隱蔽處, 殼口分泌白膜自行封閉,借以抗爭不良氣候,待氣候適宜,隨即活動取食, 成蝸及幼蝸都有晝伏夜出習性,晝間藏於陰暗處,已爬至木瓜株上者,則藏於木瓜果實之空隙,夜間出來食害幼苗或爬至木瓜株上食害嫩心、花蕾。一般於雨期發生嚴重,不但污染果實,並且容易導至果實疫病發生,影響木瓜產量和品質。此種的蝸牛肉質鮮美,適合人類及家禽食用,經過多年的捕捉販售,原本為一重要有害動物,目前一般平地已頗少見。但於山地種植木瓜仍常遭受干擾。

形  態

卵: 橢圓形,外被蛋白狀之黏液,將孵化時變為灰白色。
幼蝸: 剛孵化之幼蝸其外殼為半透明,淡灰白色,有3層螺層,殼形由於螺層增長而漸呈橢圓錐形。
成蝸: 蝸殼圓錐形,殼70~130x40~60公厘,螺層右旋,具有8~9層螺層。殼頂第1~3層為乳白色,第4~6層為淡黃色,夾雜有赤褐色或淡紫色斑紋,第7~9層為暗赤色,有赤褐色及淡紫色或黃白色之粗紋,第8或第9層螺層即靠近殼口之一層,其長度約佔殼長之2/3。體深褐色,混雜白色斑點,腹面灰白色,活動時其體伸出殼外約與其殼長相等。頭部前端有兩對觸角與口器,口器兩側之1對為前觸角,因其較短小又稱小觸角,頭部背面有1對較大之觸角稱為後觸角或大觸角,其末端具有黑色圓形小眼球,故又稱為眼觸角。兩對觸角伸縮自如,均可縮入肉體內。口器位於頭部先端之腹面,橫裂開口,其兩側有1對大側唇。大觸角的右方稍後處有個生殖孔,殼口內之右方下角有一肺孔,且門位於肺孔之內壁。

防治方法

一、 遇陰雨天蝸牛出來活動時,可以人工捕殺
二、 時時清園,病除雜草,使園內通風順暢, 保持乾燥。
三、 在植株莖幹中間環貼阻蝸黑帶,防止蝸牛上爬。
四、 在蝸牛經常出沒取食地區,於黃昏時撒佈6%聚乙醛餌劑,予以誘殺。
(溫宏治,1996,興農雜誌紀念刊第22頁)
  

為害狀
(溫宏治,1996,興農雜誌紀念刊第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