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圓介殼蟲
赤葉蹣
茶細蹣
有翅蚜蟲
非洲大蝸牛
螺旋粉蝨 |
非洲大蝸牛
(Giant African snail)
學名:Achatina
fulica Bowdich
生態習性
成蝸於4~5月間開始產卵,卵產於陰溼之枯葉下低窪草地上或地下3~5公分處,一次產卵50~200粒,幼蝸孵化後,約經百日即可交尾產卵,成蝸壽命長達3~5年,殼高可達10公分以上,一般蝸牛於低溫乾旱環境可藏入隱蔽處,
殼口分泌白膜自行封閉,借以抗爭不良氣候,待氣候適宜,隨即活動取食,
成蝸及幼蝸都有晝伏夜出習性,晝間藏於陰暗處,已爬至木瓜株上者,則藏於木瓜果實之空隙,夜間出來食害幼苗或爬至木瓜株上食害嫩心、花蕾。一般於雨期發生嚴重,不但污染果實,並且容易導至果實疫病發生,影響木瓜產量和品質。此種的蝸牛肉質鮮美,適合人類及家禽食用,經過多年的捕捉販售,原本為一重要有害動物,目前一般平地已頗少見。但於山地種植木瓜仍常遭受干擾。
形 態
卵: |
橢圓形,外被蛋白狀之黏液,將孵化時變為灰白色。 |
幼蝸: |
剛孵化之幼蝸其外殼為半透明,淡灰白色,有3層螺層,殼形由於螺層增長而漸呈橢圓錐形。 |
成蝸: |
蝸殼圓錐形,殼70~130x40~60公厘,螺層右旋,具有8~9層螺層。殼頂第1~3層為乳白色,第4~6層為淡黃色,夾雜有赤褐色或淡紫色斑紋,第7~9層為暗赤色,有赤褐色及淡紫色或黃白色之粗紋,第8或第9層螺層即靠近殼口之一層,其長度約佔殼長之2/3。體深褐色,混雜白色斑點,腹面灰白色,活動時其體伸出殼外約與其殼長相等。頭部前端有兩對觸角與口器,口器兩側之1對為前觸角,因其較短小又稱小觸角,頭部背面有1對較大之觸角稱為後觸角或大觸角,其末端具有黑色圓形小眼球,故又稱為眼觸角。兩對觸角伸縮自如,均可縮入肉體內。口器位於頭部先端之腹面,橫裂開口,其兩側有1對大側唇。大觸角的右方稍後處有個生殖孔,殼口內之右方下角有一肺孔,且門位於肺孔之內壁。 |
防治方法
一、 |
遇陰雨天蝸牛出來活動時,可以人工捕殺 |
二、 |
時時清園,病除雜草,使園內通風順暢,
保持乾燥。 |
三、 |
在植株莖幹中間環貼阻蝸黑帶,防止蝸牛上爬。 |
四、 |
在蝸牛經常出沒取食地區,於黃昏時撒佈6%聚乙醛餌劑,予以誘殺。 |
|
(溫宏治,1996,興農雜誌紀念刊第22頁)
|
|
|
為害狀 |
|
(溫宏治,1996,興農雜誌紀念刊第20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