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花卉-火鶴

 
項目符號

切花
項目符號

大理花

項目符號

天堂鳥

項目符號

火鶴

項目符號

白鶴芋

項目符號

百合

項目符號

夜來香

項目符號

非洲菊

項目符號

洋桔梗

項目符號

紅薑花

項目符號

唐菖蒲

項目符號

康乃馨

項目符號

彩色海芋

項目符號

菊花

項目符號

滿天星

項目符號

盆花

項目符號

香花植物

項目符號

觀葉植物

項目符號

蘭花

項目符號

種苗

項目符號

草皮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品種改良與介紹
栽培與管理
無土栽培模式
種苗健康檢查
盆栽式栽培管理技術
運銷的經濟研究
細菌性葉枯病

細菌性葉枯病

  談到火鶴花病害,部份的農民常會問:到底疫病是不是就是所謂的葉枯病 ? 很多人誤將葉枯病稱為疫病,其實疫病與葉枯病是截然不同的,防治方法當然也不同,若是鑑定錯誤,將導致防治方法錯誤或用藥錯誤,因而延緩防治時機,不但浪費人力及財力,也使得病害更加嚴重;目前火鶴花上已知的病害包括真菌性病害,病毒病害、線蟲及細菌性病害,而真菌性病害包括疫病、炭疽病及根腐病,細菌性病害包括葉枯病及萎凋病,其中由 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引起的萎凋病除在臺灣發現外,世界上其他種植火鶴花的地區,很少發現萎凋病,而且此病僅在 1991 年時發生於埔里及后里各一火鶴花園圃,之後未在任何地方發現萎凋病;在這些病害中細菌性葉枯病 (bacterial blight of anthurium) 可說是火鶴花的頭號殺手,只要曾種過火鶴花的人,大概都知道栽培火鶴容易碰到此問題,但有些人仍不知道此問題的來龍去脈,更不知道細菌性葉枯病差點毀了夏威夷的火鶴花產業,因此有必要先來談談病害的歷史,可幫助想種火鶴花或已種火鶴花的花農了解自己可能會碰到或已碰到的是什麼樣的病害。

病害史:
  此病害最早記載於 1939 年,是在美國的紐澤西州的黛粉葉 (Dieffenbachia spp.)上發現,僅造成葉斑,當時只知道此病原菌會感染觀葉植物,病原菌經鑑定後,命名為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dieffenbachiae,之後,於 1960 年在巴西種植的火鶴上發現葉枯病 (bacterial blight of anthurium),1972 年在夏威夷的 Kauai 島種植的火鶴花發現此病害,1979 年在夏威夷 Oahu 島栽培的火鶴花上發現,至 1980 年,此病害則已傳至夏威夷火鶴花的主要栽培區 ---- Hawaii 島 (即大島) ,不幸地,在 1987 年時葉枯病即在此島的火鶴花商業栽培品種上大發生,因而引起栽培業者恐慌;除夏威夷外,1982 年後在許多生產火鶴花及觀葉植物的地區,均相繼發現此病害,筆者可查到的文獻記載的地區包括彿州、加州、波多黎各、Guadeloupe and Martinique、委內瑞拉、牙買加、菲律賓、大溪地島及臺灣等地;而本省自從 1991 年在南投縣種植的橘色系火鶴花上發現壞疽型葉枯病,於 1992 年在南部種植的粉色系火鶴花上發現黃化型葉枯病後,在 1994 年時葉枯病的足跡就已遍佈全省的火鶴花產區,此病害之所以被快速的傳播開來,筆者認為可能是花農之間所種植的火鶴花苗流通性極為普遍,且花農眼中只看到新品種新花色,忽略了火鶴花苗是否清潔所導致。

夏威夷火鶴花葉枯病問題 :
  
由上述的資料顯示,我們幾乎可以說 "火鶴花葉枯病已成為世界性的病害" ,而在這些發生火鶴花葉枯病的地方中,以夏威夷火鶴花發生葉枯病最嚴重,而他們的環境條件與情形和我們最相似,而且有關葉枯病的發生、流行及防治等可供參考的資料中最完整,頗值得我們借鏡與學習;目前夏威夷是全世界第二大火鶴花產區,但是翻開夏威夷火鶴花栽培史,我們知道他們種植的火鶴花也是曾經 " 滿目瘡痍 ",他們種植的火鶴花主要集中於夏威夷島 (即大島) ,自從 1987 年葉枯病大發生後,切花生產面積從近 200 公頃,到現在的生產面積只剩約 100 公頃,而栽培農戶從鼎盛時期的 175 戶花農,到現在只剩約 20 戶花農,而在 1987 年葉枯病大發生後,若不是夏威夷有關單位很快地集合了夏威夷大學研究人員、推廣人員、火鶴花花協及花農等人員,為此葉枯病前後開了七次大型會議,在共同群策群力及互相配合的情形下努力防治葉枯病,總算勉強穩住整個夏威夷的火鶴花產業,由這些數字所顯示的意義及筆者與夏威夷有關人員討論以及實地參觀他們的火鶴花園圃後,有數點感觸,第一:葉枯病確是火鶴花生產時極具摧毀力的病害,第二:若非有關人員具有共同解決問題的覺醒與向心力,那麼夏威夷的火鶴花生產不可能仍居世界第二,第三:花農對葉枯病的認知與配合防治的意願及態度,明顯地影響到花農種植火鶴花的成效,若花農無法配合整個防治模式並徹底執行,則火鶴花生產自然會因葉枯病而減少,甚至影響到是否能繼續生產火鶴花,而不面臨關園的命運,反之,若能配合及用心執行,則火鶴花的生產面積,明顯地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

  從夏威夷的經驗中,本省種植火鶴花的花農當可確切知道葉枯病是個相當棘手的問題,所以,現在農民最急切想知道的是 " 如何防治葉枯病 ? ",但是在防治之前,最重要的是必需先認清防治對象的"容貌" ,因此花農最先要做的功課是學會判斷葉枯病的病徵,一般而言,植物細菌性病害除少數具典型病徵的病害可由病徵鑑定外,大部份的細菌性病害不易單靠病徵確認病害種類,而且火鶴花栽培容易遇到一些 " 看起來 " 極為類似的 " 病徵 ",如線蟲、營養問題或老化所造成的黃化現象,及炭疽病、疫病、機械傷害或日燒等造成的壞疽現象,均與葉枯病的病徵有部份相似之處,實在不易辨認,但是,有經驗的人仍可由葉枯病病徵的特性推測一二;所以在此先介紹葉柏病徵及其簡易初步判斷的特性,以供參考,若遇到不易分辨的最好送請農業研究人員鑑定,因為縱使是受過正規訓練的研究人員,對於葉枯病造成的某些病徵也無法單靠肉眼診斷,必需利用選擇性培養基及血清試驗來確認。

病徵:
  
早期本省栽培的火鶴花品種以橘色系為主,當時在火鶴花上只發現淡黃褐色或褐色的壞疽塊斑,周圍具有明顯的黃色暈環,通常為不規則形病斑,在黃暈外的葉片上有時會有局部黃化現象,最後整個黃褐色病斑轉為暗褐色,並漸漸乾枯。之後,本省栽培的火鶴花品種漸轉為以粉色系及紅色系為主,這些品種的病徵與上述病徵略有差異,其病徵無明顯壞疽斑,初期為水浸狀,而此種水浸狀病徵從葉表不易看到,需從葉背觀察,且整個葉片均可能被感染,但葉緣或葉尖處最易被感染,不論由葉緣、葉尖或葉片的其他地方感染,由葉表可見黃化現象,黃斑會往內擴大,有時黃斑中央會呈褐色,且在黃褐化斑的週圍仍可見水浸狀斑,此為葉枯病極典型的病徵,整個病徵經由輸導組織往內蔓延,最後整片葉片黃化或除了葉脈尚為綠色外,其餘部份皆黃化。有時轉為褐化,病勢會擴展至葉柄,並蔓延至植株基部,再傳染至同株鄰近的葉柄或花柄,這時候葉片及葉柄均極易掉落,植株會很快地由黃化轉成深褐色而死亡,常讓花農措手不及。

  若植株柄部已被感染,則撿起掉落葉柄或切取葉柄或植株基部任何部位稍加擠壓,即可見明顯黃色菌泥湧出,或浸清水中即可見白色霧狀流出,此為葉枯病診斷重點;另外,苞片若被感染,初期為水浸狀,之後病勢擴展呈褐色壞疽狀,頗似炭疽病或疫病的病徵,不易辨別,但葉枯病的病徵在褐斑外仍可見水浸狀;有時後整棵植株在葉片或苞片上未見任何病徵,卻突然整棵植株衰弱或倒伏,讓花農弄不清問題,其實葉枯病可感染整棵植株,當然也會感染植株基部及根部,一旦基部或地下部被感染,就容易出現類似的"病徵,但為了避免與其他因子造成的問題相混而誤斷,此類病徵最好送請鑑定。

品種之抗感性:
  
不同品種對葉枯病菌之抗感性有所差異,一般認為 Hawaiian Butterfly及Ozaki 是較感病的品種,而 Kaumana、Nitta Orange 及 Gervais' Orange Obake 是較具抗性之品種,夏威夷測試所種植的品種,且連續觀察 11 個月,結果顯示由較抗病至較罹病之品種依序為 Mauna Kea ,Gervais' Orange Obake ,Kaumana,Nitta Orange,Shell Pink ,Kozohara,Shipman,Deweiss,Ozaki 及 Splash 等。而筆者調查本省所栽培各種火鶴品種之感性情形,發現除小耳朵較具抗性,及橘色系之壞疽形病徵擴展較慢外,其餘的品系如粉色系,紅色系、白色系、綠色系及雙色系等都是感病的,當然在這些品系中仍有許多品種,而這些品種對葉柏之感性程度確實有差異,又最近的紫色系、象牙色系或甚至新的淡黃色系等品種是否對葉枯病具抗病性,筆者正試驗中。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防治病害除了要確認病徵外,仍要認清所要防治對象之特性,如此可讓我們了解整個防治措施擬定的原因,更何況病害發生有其三角關係,即必需感病寄主、病原菌及有利感染的環境等三因子共同存在下病害才會發生,而由品種抗性測定資料中,已知目前具市場價值的栽培品種對葉枯病均不具免疫性,因此在防治上惟有參考病原菌特性及不利發病的環境等資料,並在病害未發生之前事先防範或於初發生時即時除病,才能在不造成無意義的農藥污染及合乎經濟的前題下,收到防治的效果。

病原菌:
  
本省葉枯病病原菌經生理生化性質測定及接種試驗後,確定為 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dieffenbachiae ,屬革蘭氏陰性,單桿狀,大小約0.3 - 0.4 x 1.0 - 1.5 um,具單極生鞭毛(因其具有鞭毛,所以只要葉表有水層,則可幫助病原菌游到適當的開口或傷口,進而侵入感染),好氣性,在培養基上為黏濕,圓形,突起,具黃色亮光菌落之細菌,本病原菌在酸鹼值 pH 4.1 - 8.5 下均可生長,最適生長之酸鹼值為 6.4 - 6.8 ,若酸鹼值在或低於 4.1 則無法生長。

寄主範圍:
  
幾乎可為害所有的天南星科植物 (Family Araceae),目前已知葉枯病菌可感染的植物包括粗肋草屬 (Aglaonema spp.),花燭屬 (Anthurium spp.),黛粉葉屬 (Dieffenbachia spp.),柃樹藤屬 (Epipremnum spp.),蔓綠絨屬\fs24 (Philodendron spp.),合果芋屬 (Syngonium spp.) 及黃肉芋屬 (Xanthosoma spp.)等。

發生環境:
  
溫暖潮濕是火鶴花生長的極佳環境,但同時也是本病害發生的重要條件,本病原菌在 12℃ 以上,40℃ 以下均能生長,最適生長溫度為 30℃,在 24℃ 以下生長速度明顯變慢,若栽培園內溫度較高(30℃以上) 則病勢進展迅速,若溫度較低 ( 24℃以下),則接種 20 - 30 天後只在葉緣出現輕微黃化病徵,所以本省除了冬天葉枯病較少發生外,其餘的時候病害均容易發生,且病勢進展迅速。

病原菌之殘存:
  
葉枯病菌無法在栽培介質中存活太久,僅可存活 2 - 3 周,在病株殘體內可存活 3 - 6 周,但可一直存活於生長中的植物組織內,有時病原菌於植物組織內潛伏感染長達 10 個月,而植株仍不顯現病徵,像這種植株外表看起來健康的最危險,因為這種植株存於園內,是危險的傳染源。

傳播途徑:
  
本病原菌可經由氣孔、葉緣水孔及傷口等侵入感染,病害傳播除了經由病株與病株之接觸或植表菌水滴落至植株表面而傳播外,工作人員受污染之雙手或衣服及所使用之器具(尤其是切花用之枝剪是極重要的傳播工具)、雨水飛濺、噴灑給水、污染的灌溉水、帶菌的介質或病土經由人員的鞋子攜帶或車輪的散佈等方式均有可能將病害傳開,在諸多可能傳播的機會中,均需借助水,"水" 可說是病原菌侵入感染的橋樑,在葉枯病傳播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筆者調查本省火鶴花葉枯病發生情形,發現此病害於 1994 後發生普遍,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而夏威夷的火鶴花自從 1987 年受葉枯病襲擊後,整個火鶴花產業差點被摧毀,幸好有關單位積極投入,共同研究防治葉枯病的方法,而挽救了火鶴花產業,此例子可說是病害防治上一個集合產、官、學及業者組合團隊相當成功的例子,頗值得觀摩學習,因此筆者在農委會補助下至夏威夷觀摩火鶴花葉枯病之病害管理及防治模式,參觀的火鶴花園圃包括綠點苗圃 (Green Point Nurseries),Puna Flower and Foliage Incompany 及夏威夷大學推廣中心的園圃等,並與相關的研究人員討論夏威夷火鶴花產業對葉枯病防治策略之實施及防治之實際推廣情形,綜合夏威夷防治葉枯病的經驗及對本省火鶴花葉枯病之心得,擬定了六點防治葉枯病之策略,一言以蔽之,最重要的原則是清潔的種源及田間衛生,若能控制種源的清潔度則防治問題已成功一半,再配合徹底除病,將可使葉枯病危害降至經濟水平之下,否則縱使天天噴藥也無濟於事,另外,特別提醒花農防治葉枯病要隨時有心穫取新知,絕不可在沒有經過深思及尚未消化下,就貌然實施。

一、

防止病菌進入園內:
  必需使用清潔無病菌之植物繁殖材料,可採用組織培養苗,但筆者與夏威夷從事病害及組織培養人員談論後,知道他們的組培苗曾出現污染的問題,在他們的報告中已證明葉枯病菌可存活於組織培養出來的植株中數個月,尤其是經由癒傷組織 ( callus ) 培養來的組織培養苗,不但容易變異,而且並非百分之百不帶葉枯病菌,夏威夷大學也發展出一套檢測系統 ( indexing system) ,現今他們已建議花農最好採用經檢測的不帶葉枯病菌的組培苗,即 indexing plant 作為種苗,所以筆者建議我們從事種苗的人員也能建立類似的檢測系統,如此不但可建立自己的信譽,也能維護本省火鶴花產業,因此種植火鶴花最好採用經葉枯病篩選檢定來的組織培養苗當繁殖材料。
  筆者參觀 Puna flower and foliage 公司時,負責田間的總經理強調為了避免葉枯病擴大,建議若所種植的火鶴花花圃達數公頃以上,應將全部的火鶴花圃分成數個單位 (module),各區設立一個田間經理負責管理,及兩名工人,其他區人員不能隨意進入,徹底隔離以避免人員及工具傳播,應用此種管理方法來避免因整個大面積的火鶴園內因一處感染,而造成整園感染機率增加;另外,從一園進入另一園內的所有人員其鞋底或可噴消毒劑,或換上乾淨的鞋子,以避免病菌被帶入此園內;帶入園內之農具及配備需清潔;避免在園內或外種植或帶入此病菌之寄主植物。

二、

防止病菌在園內傳播:
  首先每個田間工人,需能辨認葉枯病的病徵,一旦病害在園內發生,定要儘早實施田間衛生,否則容易延誤防治的時機,因此一定要定期巡園,趁早去除被感染的葉片,或整棵拔除感病株,至於是否整棵拔除決定於病徵發生的位置,通常若病徵出現在白色框內,則去除此葉片即可,若病徵出現在黑色框內,需整棵拔除,因為筆者偵測此類病徵,發現葉柄雖尚未黃化,但病菌確已感染至葉柄處,所以需整棵拔除,以策安全,且需將拔除的病葉或病株立即置箱或袋內,並丟棄至垃圾場或燒燬,若將殘株閒置園內,則這些病株都是很好的接種源,於噴水時病害將會再度被傳播。
  需從健康的花區開始工作,以避免將病菌從病區攜帶至健康區內,另外切花用之枝剪是重要的傳播工具,因此切花時務必剪完健區再剪病區,最好選擇輕巧耐腐蝕的材質當容器,配於腰間,且於容器內放置 2 - 3 隻刀或枝剪,並使其完全浸在消毒液中,消毒後輪流使用,消毒劑的選擇需考慮安全、對植株有無藥害及切花方便等因素,儘量選擇能於短時間內發揮效果的藥劑,且需注意消毒劑的有效性,否則無法發揮消毒的效果,一般的消毒劑如 75 % 的酒精需浸約 2 - 3 分鐘,雖需時較長,但較安全,而稀釋 5X 的 Clorox (指一般市售含 sodium hypochlorite 5.25%者,即最後使用時,sodium hypochlorite 的濃度約為 1 %),需要消毒時間較短 (約 5 - 10 秒),但氣味嗆鼻又會刺激皮膚,使用較不理想,因此需尋求適當的消毒劑;又一般消毒劑通常具有腐蝕性,所以工具於每日用畢後定要維護,否則工具會很快銹掉。

三、

補植時栽培床之準備及注意事項:
  通常花農於忍痛拔除病株後,關切的是 "如何處理栽培床及可否補植?",因為此病原菌在栽培介質中只存活數週,所以筆者建議若拔除數量不多,不必急於補植,於休耕二個月後再補植,且不要用抗生素或銅劑處理栽培床,可用肥料、堆肥或其他物質來增加土壤內微生物相的複雜性,若拔除數量頗多,或可選擇更換新介質之後再補植,筆者不建議以土壤薰蒸劑薰蒸,因為從本省及夏威夷的例子,顯示於薰蒸後若處理不當,病害仍然很快會再發生,若不得以需要用薰蒸的方法,則在薰蒸後一定要先增加土壤微生物相的複雜性,方可再種植,因為薰蒸不但殺死葉枯病菌,也殺死土壤中其他的微生物,則整個土壤成真空狀,沒有微生物之間的拮抗作用,一旦再進入的苗、材質或工具帶葉枯病菌,則病害會再度發生,則病害發展會更快;不論選擇休耕、換介質或薰蒸,在處理之前需先去除所有的火鶴花殘體,並確定補植之栽培苗是清潔的,且於補植後密切監控,勿使病原菌再藉工人、植物殘體或灌溉水進入此區,因此嚴格實施田間衛生,以降低病害再度發生之機率。
  若用盆栽就可免除補殖問題,只要一發現病害就將罹病盆搬離即可,如此病菌不會經由根部傳播到鄰近植株,減少一個病害傳播的途逕,且線蟲問題較容易控制,但用盆栽栽培成本較高,且其產量及品質會降低,尤其是不適合盆栽的品種,另外,因為此病害除了經由根接觸傳播外,也可經由植株其他任何部位接觸而傳播,因此筆者建議採用盆栽栽培時最好配合採用滴灌給水,以免噴灌時又將病害傳播開來。

四、

自我繁殖栽培苗之要求:
  本省栽培火鶴花的花農較少自己繁殖花苗,但部份自己繁殖花苗的花農及種苗商,需注意繁殖區需與生產區一定要隔開,以避免病害傳播,繁殖區內栽培管理需嚴瑾,田間衛生需徹底實施,區內的植株儘可能置工作檯上以容器繁殖,並置設施下以滴灌或細霧噴霧方式給水,選用確保清潔之繁殖材料,使用消毒農具,儘可能避免污染,不要在此區切花以避免因傷口而增加感染,並且繁殖區需嚴格限制人員出入。

五、

施用藥劑注意事項:
  農民需有的一個基本觀念是,細菌性病害不可能單靠藥劑達到防治的效果,除非在清園之後,配合性地施藥,否則施用藥劑也只是徒勞無功,因此若各位花農選擇施用藥劑防治時,最重要的是要選對時機,且於施藥前需先清除病株,另外,筆者進行葉枯病藥劑篩選試驗時,發現本省部份葉柏菌株對鏈黴素具有抗性,對銅劑具有忍受性,因此在施藥之前需先確定園內的葉枯病菌是否已產生抗藥性,再選擇適當藥劑噴施,否則施用藥劑不但浪費,而且葉枯病菌可隨著噴藥的水而傳播,在此要提醒花農切勿連續或長期使用同一類的藥劑,否則縱使是很好的有效藥劑也會產生抗藥性;另外,使用藥劑防治時要留意藥害問題,尤其是未用過的藥,更要先小區試用,切勿馬上大量使用,必需留意不同品種對藥劑的忍受性。
  施用那類藥劑來防治病害,常是農民最關切的問題,但是若沒注意上述事項,縱使天天施藥,也只是錯失防治時機及造成環境污染而已,筆者進行室內藥劑試驗篩選發現銅鋅錳乃浦(72.5% W.P.)、鋅錳滅達樂(58% W.P.)、四環黴素(30.3% S.P.)及鏈四環黴素(10% S.P.)等藥劑對葉枯病菌之生長具有抑制作用,但這些藥劑資料在田間實際防治效果受許多因子影響,在此提出僅供花農參考;另外花農需了解,一般銅劑類藥劑為保護性藥劑,即藥劑未覆蓋之處就不具保護效果,而大部份的抗生素類藥劑雖為系統移行劑,可在植株內移行達治療的效果,但這類藥劑也較容易產生抗藥性,使用需留意。

六、

其他注意事項:
  最好採用滴灌方式給水或細霧狀噴霧方式給水,病菌才不會經由噴灑給水時而傳播,即在適合火鶴生長的條件下,儘量保持植株表面乾燥,以減少病菌侵入感染的機會,初種者最好避免在同一園內種植太多感病品種,以防園內病害一下子發生嚴重時,不易控制,另外,需留意線蟲或其他昆蟲等造成植株傷害,以避免因傷口而增加病原菌感染的機會。
  雖然火鶴花生產的單位面積產值很高,但在選擇種植火鶴花之前,首先要了解國內外市場環境,評估經銷的可能性,再決定種植,最後必需學習如何栽培及病蟲害管理,切勿一頭栽入胡亂生產後,才關切銷路問題,火鶴花農要自己判斷現在及未來市場需求的色系品種,於估算合理的成本之後,再尋求適合自己的栽培方式,並積極獵取新知與資訊來改良栽培管理方式,以避免因葉枯病防治不當,而造成經濟損失,在此建議花農應找志同道合的人,定期聚會交換意見;目前荷蘭、夏威夷及模尼西斯為世界火鶴花三大產區,除荷蘭外,夏威夷環境條件與臺灣類似,且經過葉枯病的洗禮,但是他們的火鶴花生產仍能居世界第二,而模尼西斯甚至比臺灣更小,但他們的火鶴花卻能發展成為世界第三大產區,反觀臺灣有不錯的天然環境,花農栽培技術又精湛,種植的火鶴花品質相當優良,但卻無法擠身世界重要產區之一,除了內、外銷問題極需規畫解決外,以植物病理的觀點而言,吾人可從夏威夷的例子獲得許多值得的經驗及深思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