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花卉-菊花

 
項目符號

切花
項目符號

大理花

項目符號

天堂鳥

項目符號

火鶴

項目符號

白鶴芋

項目符號

百合

項目符號

夜來香

項目符號

非洲菊

項目符號

洋桔梗

項目符號

紅薑花

項目符號

唐菖蒲

項目符號

康乃馨

項目符號

彩色海芋

項目符號

菊花

項目符號

滿天星

項目符號

盆花

項目符號

香花植物

項目符號

觀葉植物

項目符號

蘭花

項目符號

種苗

項目符號

草皮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二點葉蹣
赤葉蹣
非洲菊斑潛蠅
桃蚜
斜紋夜蛾
甜菜夜蛾
棉蚜
番茄夜蛾
菊蚜
臺灣花薊馬
銀紋夜蛾
薊馬
蚜蟲
粉蝨
切根蟲
毒蛾
番茄夜蛾 (Tomato fruit worm)

學名: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番茄夜蛾為臺灣重要害蟲之一,因其為害作物不同而有玉米穗蟲、高粱穗夜蛾、棉鈴蟲、偽菸草蛾、青蟲及大綠蟲等俗名。為世界性旱作及雜糧作物之重要害蟲,在臺灣之雜作或園藝作物栽培區分佈相當普遍,幼蟲食性很雜,常造成鉅大損失。在菊花生育期中,該蟲均能為害,其中以菊花開花期被害最為劇烈。若菊花栽培區之附近同時栽培蔬菜或雜作,其發生將更為嚴重。迄今菊花上之番茄夜蛾仍無防治推廣藥劑及其他有效防治對策,故花農多盲目施藥,效果亦未見理想。如民國80年4-9月番茄夜蛾大發生,菊花之花部被害率高達 60% 以上,花農損失至為慘重。

生態習性:
  
主要危害部。番茄夜蛾成蟲產卵於葉片或花苞表面,幼蟲一孵出立即破壞花瓣,待此一苞內被食盡,即鑽出再爬入另一花苞內為害,造成花瓣殘缺。故開花季節被害甚為嚴重。幼蟲老熟後入土3~15公分深處化蛹,如花苞有充份的隱避性亦可能在花苞內化蛹。

形態:

卵: 卵呈饅頭狀,上部略細長,上端圓而呈淡綠色或淡黃色,卵面有綜隆起線,孵化前呈黑褐色,直徑約1公厘。
幼蟲: 幼蟲體色多變化,同一對成蟲所產之卵孵化所得之幼蟲體色亦互異,至少有15種以上之顏色變化。甫孵化之幼蟲灰綠色,待取食後,尤其3齡以後之體色遂不同。幼蟲之顏色,通常為綠色、深綠色、褐色、黃褐色、黃綠色或黑褐色,與取食之物有關係不顯著。體背有三條黑色綜線,老熟幼蟲體長約36~38公厘,寬約4公厘。
蛹: 赤褐色,腹部10節,尾端具二鉤刺,呈紡錘形,雌蛹生殖孔位於第8腹節腹面中央,後緣極形凹入,第9腹節腹面後緣極形凹入,甚或中斷;而雄蛹之生殖孔位於第9腹節腹面後緣中央,於其兩側各有一圓形突起,第8節腹面後緣呈直形,第9節腹面後緣近於弧形。一般雌蛹小於雄蛹,重量亦同。雌蛹長約17.7公厘,重量363毫克,雄蛹長約18.3公厘,重379毫克。
成蟲: 雌成蟲一般色澤灰土黃,而雄成蟲則帶有粉綠色。前翅外緣邊之翅脈間各有一枚小黑點,其反面具有帶狀褐色紋一條,前翅邊中央具有黑褐色斑點兩個。後翅黃褐色,中央有黑褐色斑紋一枚,外緣邊有黑褐色帶一條,腹背密生褐色溶毛,腹面則密生乳白色溶絨毛,體長約15公厘,展翅約25公厘。

為害狀:
  
主要產卵於心梢、嫩葉或花器上。如產於心梢或嫩葉,甫孵化後之幼蟲先以葉之上下表皮為食,喜啃食心梢之幼嫩部位,隨蟲齡之增加,為害部位亦擴大,老齡幼蟲甚至可啃斷植株,影響植株之生長。開花後幼蟲喜潛伏於花瓣間取食,花器遭啃食而造成缺口,並留蟲糞,嚴重影響商品價值。

一、 葉菜:甫孵化之幼蟲喜啃食蔬菜心梢及嫩葉部位,隨蟲齡增加,危害部位亦較多,老齡幼蟲甚至啃斷植株,影響生育,甘藍心梢被啃盡,長出簇葉側芽。
二、 豆類、瓜果類或番茄:除啃食嫩葉、嫩莖外,開花期會移至花器危害,影響授粉,豆科結莢會鑽入幼莢,瓜類或番茄會鑽入果實內危害,或啃食幼果皮,幼蟲具攻擊性,一般為一果一幼蟲。

生活史:
  成蟲具有趨光性,晝伏夜出,傍晚最活躍,以花蜜為食。在夜間交尾,交尾後經 2-9 日開始產卵,產卵時間以清晨及傍晚為主。卵粒散產於植株上,一雌蛾之產卵數可高達 1,148 粒,平均 663 粒。成蟲壽命 2-15日,幼蟲脫皮 5 次即 6 齡。完成一世代需22-162 日。平均 27.61-103.48 日,卵期 1-8 日,幼蟲期 14-51 日,雌蟲需 15.37-40.39 日,而雄蟲需 15.57-41.37 日,蛹前期 3-5 日,蛹期 7-114 日,雌蛹需 9.49-53.17 日,雄蛹需 10.59-56.03 日,性比例約 1:1。幼蟲之存活率可高達95.5%,蛹之羽化率可達 92.7%。老熟幼蟲於土中造一簡單蛹室而化蛹。

發生生態:
  
整年都會發生,一年可發生約八世代,以春、秋兩季發生較為嚴重。由於卵粒散產,故被害株率甚為平均,通常在菊花開花期,一朵花內以 1-2 隻幼蟲者居多,被害後之花器已不堪用。1981 年為番茄夜蛾大發生,4-8 月為乾旱季,該蟲從臺灣南部之玉米、西瓜田上大量發生,並逐步北移。因藥劑防治效果欠佳,無法加以有效控制,故中部地區之菊花和其他作物即隨之被害。據估計其為害菊花花器之比率,高達 60% 以上,使花農損失不少。惟其後二年該蟲之發生已大為減少。溫度在 30℃ 時行動最為活潑,食量大,發育最快,40℃ 以上無取食現象,而不能生存。幼蟲有互殘性,性較凶猛。

防治方法:

一、 植保手冊推薦之防治藥劑為
  1. 58%乃力松乳劑1000X,每隔57天施藥一次。
  2. 50%馬拉松乳劑500X,每隔5至7天施藥一次。
  3. 90%納乃得可濕性粉劑3000X,每隔57天施藥一次。
  (植保手冊(1996),p.235)
二、 大面積設置甜菜夜蛾性費洛蒙誘蟲盒,長期誘殺雄蛾。利用懸掛成蟲性費洛蒙誘蟲盒,可在短時間內大量誘殺雄蛾,藉由減少田間雌蛾交尾的機會,減少下一代蟲數,降低田間害蟲密度,減輕對作物之為害。於菊花田性費洛蒙誘蟲盒每公頃使用 8 個,誘劑需每 1.5-2 個月更新一次。
三、 開發及利用天敵:捕食性昆蟲如草蛉、小黑花椿象、黃斑粗喙椿象等,大量釋放可捕食卵與初孵化幼蟲。
四、 施用殺蟲劑:適時以有效藥劑防治,施藥時應注意施藥部位,藥液遍及蟲體所在處,才能有較佳效果。於產卵後 10 日左右施藥加以防治,應屬適當,初孵化幼蟲接觸藥劑後容易死亡,把握初齡幼蟲出現時期施藥,則防治效果佳。登記於防治蔬菜與花卉上番茄夜蛾之殺蟲劑,均可參考使用。藥液量應足夠,以噴到花器及嫩梢部位為主。
   
成蟲  
(王清玲1991花卉害蟲彩色圖說第89頁)   (王清玲林鳳琪1997,台灣花木害蟲第105頁)
幼蟲   番茄夜蛾為害花部

(動植物防疫檢疫局,2000,植物保護圖鑑系列7,第83-8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