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苗栗區農業專訊第101期 - 臺灣東方果實蠅之發生與防治現況
作者:張凱傑
公佈日期:112 年 03 月 17 日
東方果實蠅(Bactrocera dorsalis)是雙翅目(Diptera)、果實蠅科(Tephritidae)的昆蟲,臺灣農友俗稱蜂仔或果蠅,最早於1911年在萬華古亭地區之柑橘園內發現註一,屬於廣食性昆蟲,寄主範圍相當廣泛,有危害紀錄者達百種以上,幾乎所有經濟栽培果樹都會受其危害,雌成蟲會將卵產於寄主果實之果皮內,造成表皮形成疤痕或使果實變形(圖一),孵化後的幼蟲於果實內潛行蛀食,造成果實軟化塌陷、腐爛、落果,使果實失去商品價值。
東方果實蠅的一生會經過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階段,成蟲在黃昏時進行交尾,雌蟲卵巢附近有儲精囊,可儲存精子並保持精子數量及健康,因此交尾一次即可終身受孕,一生產卵量可達1,000個或更多,雌蟲於白晝將卵產於寄主果實之果皮與果肉之間,卵孵化成幼蟲後,於果實內潛行蛀食,幼蟲發育至三齡老熟期後,自原產卵孔鑽出,身體弓起彈開,跳入土中,可彈離受害果至少70公分,老熟幼蟲鑽入土壤約4~10公分處化蛹,蛹期約6~10天,至成蟲羽化完成一世代註二。臺灣之氣候適宜,東方果實蠅約一個月可完成一世代,一年約發生8~10世代,且無越冬現象,終年可見成蟲。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農業昆蟲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農業昆蟲 > 農業昆蟲學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農業昆蟲 > 昆蟲天敵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農業昆蟲 > 農業昆蟲-蠶、蜂及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病蟲害監測與防治
消費者知識庫 > 植物保護類 > 植物保護類-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經營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苗栗區農業專訊第104期 - 科技草蛉 生物防治新選擇112/12/07
- 苗栗區農業專訊第104期 - 炭疽病菌的分類與侵染方式112/12/07
- 苗栗區農業專訊第104期 - 國內外寄生蜂應用實例112/12/07
- 苗栗區農業專訊第104期 - 植物源殺蟲劑對捕食性天敵昆蟲之潛在影響112/12/07
- 苗栗區農業專訊第104期 - 稻黑椿象介紹與防治112/12/07
- 花改場--秋行軍蟲在三種不同人工飼料之發育及蘇力菌防治效果測試--10112/11/28
- 花改場--秋行軍蟲在三種不同人工飼料之發育及蘇力菌防治效果測試--09112/11/28
- 花改場--秋行軍蟲在三種不同人工飼料之發育及蘇力菌防治效果測試--08112/11/28
- 花改場--秋行軍蟲在三種不同人工飼料之發育及蘇力菌防治效果測試--07112/11/28
- 花改場--秋行軍蟲在三種不同人工飼料之發育及蘇力菌防治效果測試--06112/11/28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