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自香港引進台灣栽培,花形似白鶴,因而得名。花後結長橢圓形蒴果,但在台灣罕見結果。株高100~200公分,嫩枝綠色如草本,附有細毛。基部老枝木質化呈灰白色。對生葉片,葉色黃綠、質地薄嫩。花著生於枝梢或葉腋。
栽培方式
喜好全日照至半日照環境,光線不足植株生長過於柔弱。介質使用一般壤土為宜,市售培養土保水力不足,容易使白鶴靈芝草在夏季出現葉片萎軟、下葉黃化的缺水現象。介質略乾或葉片有軟弱現象就澆水。肥料每季施用一次有機肥即可。如植株生長過高,可於冬末春初,枝條萌新芽生長前進行強剪。適合1尺盆徑以上的盆缽種植,或直接種植於地面,以叢植或列植作為綠籬的應用方式都適合。
本種為特有亞種,產於全島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龜山島也有分佈。成蟲喜歡於常綠闊葉林和竹林等陰暗處活動,飛行活潑敏捷,喜歡吸食動物的排遺、腐果和樹液等。本種季節型明顯,高溫期眼紋較大,腹面翅色較深,低溫期眼紋較小,腹面翅色較淺。本屬臺灣產有十種,但只有本種雌蝶前翅白色帶紋是轉折彎曲,另外雌、雄蝶後翅腹面的眼紋也是彎曲不呈圓形,這是其中文名稱命名由來,也可與其他近似種區分,辨識上非常容易。
生活史
本種為多世代蝶種,成蟲全年可見。寡食性蝶種,目前已知寄主植物為禾本科的芒、五節芒、包籜矢竹、臺灣箭竹、綠竹和佛竹等,雌蝶將卵單產於寄主葉上,卵呈黃白色具光澤呈球形,幼蟲齡期共分為五齡,幼蟲體色為綠色,有些具有不同程度的褐、紅和黃色斑紋,終齡幼蟲於寄主或附近植物化蛹,蛹為懸蛹,外觀是淺褐色為主,有褐色斑紋。
體長約 20cm。雌雄鳥同型。全身黑綠色,在陽光下帶有明顯墨綠色閃亮光澤。尾方形略短。幼鳥背面黑褐色。腹面淺米色。 頰及喉有細黑縱紋。胸腹部具粗縱斑。眼血紅色。喙黑色略粗。腳黑色。
棲地與習性
完全適應人類環境,多數棲息於都市內,少數在郊區農地出現。群居性,成數隻至數十隻的小群停棲在較高建築物的屋頂,成群覓食於都市內的公園或行道樹上。在高雄市經常棲息的樹種包括阿勃勒、洋紫荊、大王椰子、火焰木、吉貝棉、黃槐、印度紫檀、蒲葵、菩提、鐵刀木等(梁世雄等2000)。 有頗固定的夜棲地及日作息模式,清晨自夜棲地成10隻以下的小群分批各自外出覓食,黃昏前會群聚於固定的高處停棲點,通常是某建築物的屋頂,常見規模約二、三十隻,集體喧鬧,各自理羽,天黑前分批飛至固定的大樹上夜棲。 樹棲性,總是在高處活動,幾乎不落至地面。飛行鼓翼快、速度迅捷,在大都市的行道樹與高樓之間穿梭自如,逐漸在都市上層找到屬於牠們的生態棲位。
體型與Corydoras屬中多數種類相似,惟本種身型相對較短且體高明顯,另呈白色且明顯延長之背鰭前緣高聳醒目,體側縱向之平行紋路或有中斷,但與近似種類相較多顯稀疏;胸鰭無顏色與花紋,尾鰭則具黑白相間之環紋
分布區域
南美洲巴西境內之普魯斯河(Rio Purus)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