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紅肉李的栽培與利用-以宜蘭縣大同鄉英士及樂水部落為例--李樹生育特性
作者:劉彥彤;李建瑩;
公佈日期:105 年 11 月 22 日
李(plum)是薔薇科(Rosaceae)李屬(Prunus)的多年生落葉果樹,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地區,依起源中心可分為中國李(P. salicina Lindley)、歐洲李(P. domestica)及美洲李(P. americana)和加拿大李(P. nigra)。紅肉李屬於原產於中國的中國李,約200年前由福建、廣東省引進。除紅肉李外,台灣栽培的品種有黃柑李(水李)、黃玉李(早玉李、慢玉李、白玉李)、沙連李、花螺李、珍珠李、胭脂李、杏菜李等中國李品種,以及香檳李、泰安李(加州李)等由美國引進的品種。
紅肉李樹高5-10公尺,根系分布較淺且廣,鬚根發達;葉片光滑互生;花單生或簇生,有短柄,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瓣和萼片均為5片,雄蕊20-30枚,雌蕊1枚,1室具有2胚珠。果實為核果,果肉呈紅色,果皮有不規則圓點,常有蠟粉,成熟後由黃綠轉暗紅色。
紅肉李幼年期短,3-4年即可開始結果,5-8年進入盛產期。幼齡樹多萌發發育枝或長果枝,雖能形成花芽但不易結實;初果期多形成短果枝或中長果枝,著果率較高;進入盛產期後則以花束狀短果枝和短果枝為主。大多數品種具有自交不親合性,為提高著果率,應間植或高接授粉品種,藉由蜜蜂等昆蟲授粉,或進行人工授粉。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延伸閱讀
- 花卉產業與園藝療育114/10/23
- 花卉育種的永續發展及實務分享114/10/23
- 花藝設計與生活用花之身心薰陶114/10/23
- 國產斑葉電信蘭育種研究與產業現況114/10/23
- 零售消費端之切花品質研析與冷鏈保鮮處理114/10/23
- 開創超市鮮花通路與願景114/10/23
- 國產花卉產業動態與韌性發展114/10/23
- 循環農業之苗木枝條去化再利用114/10/23
- 蝴蝶蘭永續管理中黃葉病感染源之探討與管理114/10/23
- MPS花卉永續驗證系統之國際發展暨臺灣花卉產業推動現況報告11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