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紅肉李的栽培與利用-以宜蘭縣大同鄉英士及樂水部落為例--李樹生育特性
作者:劉彥彤;李建瑩;
公佈日期:105 年 11 月 22 日
李(plum)是薔薇科(Rosaceae)李屬(Prunus)的多年生落葉果樹,分布於北半球溫帶地區,依起源中心可分為中國李(P. salicina Lindley)、歐洲李(P. domestica)及美洲李(P. americana)和加拿大李(P. nigra)。紅肉李屬於原產於中國的中國李,約200年前由福建、廣東省引進。除紅肉李外,台灣栽培的品種有黃柑李(水李)、黃玉李(早玉李、慢玉李、白玉李)、沙連李、花螺李、珍珠李、胭脂李、杏菜李等中國李品種,以及香檳李、泰安李(加州李)等由美國引進的品種。
紅肉李樹高5-10公尺,根系分布較淺且廣,鬚根發達;葉片光滑互生;花單生或簇生,有短柄,先葉開放或與葉同時開放,花瓣和萼片均為5片,雄蕊20-30枚,雌蕊1枚,1室具有2胚珠。果實為核果,果肉呈紅色,果皮有不規則圓點,常有蠟粉,成熟後由黃綠轉暗紅色。
紅肉李幼年期短,3-4年即可開始結果,5-8年進入盛產期。幼齡樹多萌發發育枝或長果枝,雖能形成花芽但不易結實;初果期多形成短果枝或中長果枝,著果率較高;進入盛產期後則以花束狀短果枝和短果枝為主。大多數品種具有自交不親合性,為提高著果率,應間植或高接授粉品種,藉由蜜蜂等昆蟲授粉,或進行人工授粉。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延伸閱讀
- 苗栗農情月刊第304期-114年4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04/02
- 苗栗農情月刊第304期-草莓土壤消毒成果豐碩 示範觀摩秀亮點114/04/01
- 中部地區番椒炭疽病菌之鑑定及其對藥劑與友善資材之感受性分析114/04/01
- 不同比例羽毛堆肥對草花生長之影響114/04/01
- 鮮食葡萄新品種‛台中6號’之育成114/04/01
- 中部地區農民對數位工具使用輔導需求之探討114/04/01
- 不同覆蓋資材對土壤地表溫度及紅龍果始花之影響114/04/01
- 春石斛蘭於20℃模擬貯運之落葉問題探討114/04/01
-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164期)114/04/01
- 苗栗農情月刊第304期-植醫專欄 生理性缺鈣造成的番茄尻腐病114/03/31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