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新品種臺東33號之育成-各級產量比較試驗
(一)初級產量比較試驗
2008年第2期作在本場水稻試驗田進行一個期作試驗,有17個品系參試,以臺稉9號為對照,田間採順序排列,四行區,每行15株,小區面積為2.7m2,二重複。調查抽穗期、成熟期、株高、穗數、產量及倒伏性。
(二)高級產量比較試驗
2009年第1期作及第2期作在本場水稻試驗田進行試驗,由初級產量比較試驗選出8個優良品系參試,以臺稉9號為對照品種,田間採逢機完全區集設計,四重複,每小區栽植100株,五行區,行株距30×15cm,多本植。調查抽穗期、成熟期、株高、穗數、穗長、穗重、一穗粒數、千粒重、 稔實率、小區產量等,同時進行米質分析與各項特性檢定。
(三)區域試驗
參試材料為各改良場所經由高級試驗選出之優良品系,共11個參加中晚熟組區域試驗,於2010年第1期作至2011年第2期作,在桃園縣新屋鄉、彰化縣大村鄉、嘉義縣鹿草鄉、屏東縣長治鄉、臺東縣臺東市、花蓮縣吉安鄉等六個地點進行,以臺稉9號為對照品種。田間採逢機完全區集設計法, 5行2 區,每行20株,多本植,小區面積4.5 m ,行株距30×15cm,四重複。生育期間調查抽穗期、成熟期、株高與穗數。以試驗小區為單位,逢機割取3株,調查穗重、穗長、一穗穎花數、稔實率、千粒重、稻穀水分含量及產量等性狀。
(四)氮肥效應試驗
2010年第1期作至2011年第2期作在本場水稻試驗田進行,田區採裂區設計,氮素施用量為主區,品種(系)為副區。氮素處理等級分為80、120、160及200 kg/ha等四級,磷酐及氧化鉀均施用72 kg/ha。行株距30×15cm,三重複,田間管理依本區慣行法實施之。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形態與生理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稻 > 稻遺傳與育種
相關檔案下載
- 米・食味鑑定士協會與鑑定士認定簡介113/10/28
- 農業長期生態系不同耕作制度對作物生產力之影響 113/10/23
- 2024長期生態研討會113/10/23
- 雲嘉南水稻瘤野螟與飛蝨密度升高,臺南場籲請把握水稻抽穗期之防治113/10/09
- 山陀兒颱風過後,本場籲請農友進行災後作物復耕工作113/10/04
- 二期稻作瘤野螟密度飆升、稻細蟎現蹤、飛蝨類害蟲遷入預警,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適時防範水稻重要害蟲113/09/24
- 臺南區農情月刊339期-凱米颱風後水稻災後輔導及復耕措施113/09/16
- 花蓮區農情月刊--水稻品種再添生力軍本場育成新品種 花蓮27號正式命名成功113/09/03
- 二期稻作慎防瘤野螟侵害,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多加留意,適時防治113/09/02
- 水稻二期作也會發生稻熱病,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籲請農友注意病害發生與防治113/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