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品質管理統計分析工具介紹─複合種子批的相容性檢定
(一) 應用目的
使用大型容器來進行種子的運輸與儲藏是目前的趨勢,也意味著需要確保大包裝種子的品質能符合規定。當合併(unifying)多個種子批形成一複合種子批(compound lot)時,種子批間品質存在差異且沒有混合均勻時,就有產生異質性之風險;然而,異質性檢定僅能檢定種子批的異質性是否存在,無法消除其異質性。因此,ISTA統計委員會為了避免混合種子批時產生顯著的異質性,提出了一個新的檢定方法─相容性檢定(compatibility test),以確保大型複合種子批的品質,並由Banyai 及Dregelyi-Kiss 兩位學者開發Excel介面的相容性檢定統計工具。相容性檢定目的在於檢驗種子批間成分品質的相容性,用以決定那些種子批可以在不損害到複合性種子批品質的前提下進行合併混合。
(二) 統計原理
相容性檢定也可以說是一種反向的異質性檢定(inverse heterogeneity test),比較種子批間品質的最大差異是否超過容許範圍,假若該組合的種子批之間最大差異值未超過容許範圍 (
),則可認定該組合種子批之間具有相容性,並且歸納成可能的同質性群體(homogeneous groups),品質相近的種子批才能被考慮合併混合成複合種子批;反之(
),則不建議該組合進行合併。R值的運算公式為
,R值的臨界值(
)可依據平均值參考國際種子檢查規則Table 17.2~ Table 17.4。
(三) 操作步驟說明
1.開啟統計工具後先啟用巨集,工作表內有兩個按鍵選項,紅色按鍵為資料表清空,藍色按鍵為進行相容性檢定,操作介面請參見圖2。
2.於黃色區域分別輸入三種品質特性數據:潔淨度(百分比)、發芽率(百分比)及其他種子數量,資料的輸入最多以8個種子批為限。
3.資料輸入完成後,按下藍色按鍵,程式會自動計算三種品質特性各自的平均值,並與相對應的
進行比對,並指出是否存在具相容性的種子批組合。
4.案例:(1) 若種子批間品質差異過大,任何兩兩組合的種子批皆無法彼此相容,則程式會顯示「沒有任何種子批可以混合」;(2) 可能因為單一品質特性(例如發芽率)與其他種子批差異太大,導致某一批種子批與其他的種子批皆不相容;(3) 有時也可以獲得較多的選擇方案,包含兩兩一組或三個一組的種子批組合。

圖2、複合種子批的相容性檢定操作介面。輸入數個種子批的品質數據後,程式會自動帶出具相容性的種子批組合。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藝類 > 農藝種苗 > 農藝種苗檢定
- 高粱穗腐病之防治藥劑篩選(中華植物保護學會112年度會員大會暨論文宣讀)113/10/31
- 臺灣種子檢查技術發展與應用113/10/31
- 種子檢查室品質管理與種子健康檢查113/10/29
- 臺灣與金門高粱穗腐病調查及其病原菌對高粱種子發芽的影響(111年植保學會年會)113/10/29
- 育苗場域驗證結合植物病原檢測技術之整合流程開發(2022優質種苗核心技術暨耐候技術發展研討會)113/10/29
- 參與2021 ISTA植物健康線上研討會之心得分享(2021.09 種苗科技專訊 )113/10/28
- 種子檢查室搬新家 再出發!服務不間斷(2016.05.06農委會新聞稿).pdf113/10/28
- 2013臺日農業技術合作-種子檢測技術研習與交流心得分享(種苗科技專訊2014.05)113/10/28
- 31th ISTA Congress Poster - Establishment of Tetrazolium Testing Procedure of Papaya (Carica papaya L.) Seed v1.2.pdf113/01/19
- 參加國際種子檢查協會2018年會暨初始種子檢查實驗室之品管及ISTA認證研習見聞113/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