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蘭陽報導 採筍捉魚 魚茭共生好吃又好玩
作者:編輯室;
公佈日期:106 年 09 月 30 日
期刊
1798
既可增加收入又可防治福壽螺,本場開發魚茭有機共生農法,不但提高有機茭白筍經濟價值,還有另外的魚獲,對休閒體驗農業更是一大亮點,大人採筍小孩捉魚,再加上有機農法、生態意義,寓教於樂、眾人學得開心玩得盡興!
本場為推動宜蘭地區有機農業多樣發展,自100年起在三星鄉行健有機村內設置「魚茭共生」有機茭白筍試驗田區,利用養魚來防治田裡面的福壽螺,以解決有機茭白筍田裡不能使用藥劑防治福壽螺的困擾。後來選擇顏色鮮豔的紅尼羅魚,結果不但能有效減少福壽螺、還有美味的魚可加菜,更增加吸引消費者來訪機率,實在是一舉數得。
行健村農友陳國鐘自101年起開始與本場合作進行「魚茭共生」有機茭白筍種植。他表示這幾年熟悉魚茭共生模式並累積栽培經驗之後,種出來的品質不輸一般非有機栽培的茭白筍,且在「魚茭共生」的加持之下,賣價一年比一年好,105年每台斤可以賣到150元的高價。更不提這2年開始推友善共生魚,試吃後無土味又彈牙,陳國鐘對這魚非常有信心!
而因應近年農村休閒體驗跟學校食農教育需求,行健有機村也以魚茭共生田做為主要食農教育場地,設計有機生產導覽解說、茭白筍田間管理、除草、除螺、採筍等體驗活動,除了讓年輕的學子了解農事操作、有機精神與生態循環的意義,更重要的是,學生看到田裡的紅尼羅魚,大家都開心得不得了,身兼活動指導的陳國鐘笑說,這些學生在有機田裡游得比魚還快活。
本場表示魚茭共生為有機作物生產結合生態養殖的一個基礎模式,在這個架構下可衍生出更多元化的整合共生模式。例如魚茭鴨、魚茭稻、魚茭蓮等栽培模式,對於營造多元化有機生產,提高農地利用效率及農友獲利,有實質助益。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延伸閱讀
- 農民輔導與推廣服務- 臺灣蠶蜂昆蟲教育園區榮獲112 年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優異獎113/11/20
- 農業淨零碳排- 地被植物對增加果園土壤固碳之應用研究113/11/20
- 農業生態與國土綠色網絡- 苗栗縣西湖鄉文旦產區長期生態調查113/11/20
- 土壤肥料與農業機械-促進瓜果類作物抗逆境複方微生物堆肥之研發113/11/20
- 生物防治與植物保護研發應用-開發草莓潛伏性病害檢測技術及導入抗感病快篩技術於耐病育種113/11/20
- 蠶蜂及生物技術研發-二化性家蠶種原延長冷藏保存關鍵技術之研究113/11/20
- 夢幻藍之蝴蝶蘭育種(中)113/11/12
- 高屏地區小果番茄防減災措施113/11/12
- 文心蘭自動化水養液噴灌系統介紹113/11/12
- 西瓜栽培管理.pdf113/11/04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
主題館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