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鵝出血性多瘤病毒病例報告
							作者:凃央昌1.3*、張仁杰1、許偉誠1、胡書佳1、鄭明珠1、李淑慧2、鄭謙仁3*、陳燕萍1*;
							公佈日期:106 年 10 月 26 日
						
						鵝出血性多瘤病毒(goose hemorrhagic polyomavirus; GHPV)為引起鵝出血性腎炎腸炎(hemorrhagic nephritis enteritis)之病原,本病在歐洲為鵝隻重要疾病之一,臺灣於2015年分別在3場不同鵝場確診GHPV感染,通報時各場累積死亡率分別為7.5%(230/3060)、15.3%(550/3600)及16.7%(400/2400),臨床上並無明顯症狀,僅呈現突然死亡。鵝隻外觀可見結膜、喙及腳鱗皮膚蒼白,體腔及心囊腔蓄積水腫液,小腸出血,腎臟腫大蒼白與觸感堅實,尿酸鹽結晶沈積。組織病變,感染初期的組織病變以小腸急性出血性壞死為主,中後期則呈現腎小葉內靜脈(intralobular vein)周圍的腎小管壞死,但所有感染的鵝隻均可見壞死性血管炎,尤在消化道;此外,還可見竇狀隙周圍的肝細胞變性,腎上腺凝固性壞死及脾臟淋巴細胞流失等。病鵝各臟器均可增幅出專一性的GHPV VP1基因片段,包括腦、心臟、肝臟、脾臟、肺臟、腎臟及腸道等。GHPV基因體總長度為5,254 bp,經親緣演化分析,臺灣三株GHPV病毒株與法國的鵝、番鴨、土番鴨的分離株,德國的鵝分離株,匈牙利的鵝及中國的北京鴨分離株的核苷酸序列相似度均≥99.6%,顯示GHPV為一變異度極低之病毒,因此不容易區別臺灣病毒株的來源。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獸醫類
消費者知識庫 > 獸醫類 > 動物疾病
消費者知識庫 > 獸醫類 > 動物疾病 > 其他家禽
								相關檔案下載
							
						延伸閱讀
							- 防範非洲豬瘟入侵 防檢署代理署長杜麗華於中秋節前赴臺北郵件處理中心視察國際郵包查驗管制措施114/09/26
- 共同防範非洲豬瘟入侵,中秋佳節保護豬豬 勿中「餡」阱114/09/24
- 我國生鮮豬肉出口再傳捷報 獲新加坡系統性認可114/09/23
- 響應2025世界狂犬病日─防檢署攜手雲林縣共築狂犬病防疫網絡114/09/21
- 彰化芳苑蛋雞場確診H5N1高原病性禽流感,請業者落實各項生物安全工作114/09/20
- 防檢署:冬候鳥過境,請養禽業者提高警覺嚴加防範禽流感114/09/19
- 西非國家馬利共和國再度發生非洲豬瘟病例,旅客首次自該國攜帶或郵遞寄送豬肉產品可裁罰20萬元114/09/02
- 防檢署:超前部署,即日起啟動「強化秋冬禽流感防疫措施」114/09/01
- 比較濾袋式與索氏法粗脂肪檢驗方法114/09/01
- 貯存條件對雞蛋品質之影響114/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