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參與油茶的美麗邂逅 拯救了丹參長瘤的命運!
丹參與油茶都是花蓮地區的重要特色保健作物,當它們兩者相遇,會迸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隨著民眾對養生及食安的重視,使在地生產保健作物成了最夯的農產品選項之一,其中,丹參及油茶在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的推廣下,已逐漸擴大種植面積。然而,近年來卻發現卓溪地區所種植的丹參根部,本該是漂亮鮮紅並散發著淡淡的參味,卻因為根瘤線蟲病所苦,而長出了一顆顆醜陋的瘤狀物,嚴重時甚至根系破裂腐敗,大大影響產量及品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了協助農友防治該病害,想到利用在地亦有栽培的油茶,其茶籽經榨油後所產生出來的副產物—油茶粕,在丹參種植前打入田土中,評估施用油茶粕及其他資材對根瘤線蟲病及產量的影響,歷時三年田間試驗及觀察,發現定植前進行田土處理可顯著降低丹參根瘤線蟲發病,且可提升產量,故於8月14日於卓溪鄉張再進農友田區召開「丹參根瘤線蟲病非農藥防治示範觀摩會」,將防治情形及成果向丹參農友或有興趣種植的農友說明。
花蓮農改場邱課長淑媛表示,國內中藥材目前大多以進口為主,花蓮在地所生產出的鮮食丹參品質良好,是烹調養生料理的健康食材,最近將開始陸續採收,若受到根瘤線蟲病影響實在可惜,且考慮到希望能盡量不用化學藥劑,故研發出非農藥防治技術,亦有機會可讓在地產生的農業副產物就近回歸農地,同時達到節能減碳的效益。農糧署東區分署則向大家說明政府在有機友善農業的相關輔導政策。最後,由花蓮農改場植保研究室蔡依真助理研究員說明她與示範農戶張再進農友經過三年來於田間建立的防治技術與調查心得,呂柏寬助理研究員亦與農友講解有關其他丹參需注意的病蟲害問題。花蓮農改場鼓勵農友善用非農藥資材取代部分化學用藥,讓消費者可品嘗到農友用心生產、對環境友善的安全農產品。觀摩會現場反應熱烈,活動圓滿成功。
俗話說得好,預防勝於治療,做好田土處理,並善用生物防治,讓農友歡喜採收,消費者有好口福品嘗到優質丹參。農民在作物病蟲害防治方面有相關疑問,歡迎洽詢花蓮區農業改良場作物環境課植物保護研究室,電話03-8521108轉3600或病蟲害防治服務專線03-8535915,該場將竭誠為民眾服務。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 農業機電
- 農民輔導與推廣服務- 臺灣蠶蜂昆蟲教育園區榮獲112 年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優異獎113/11/20
- 農業淨零碳排- 地被植物對增加果園土壤固碳之應用研究113/11/20
- 農業生態與國土綠色網絡- 苗栗縣西湖鄉文旦產區長期生態調查113/11/20
- 土壤肥料與農業機械-促進瓜果類作物抗逆境複方微生物堆肥之研發113/11/20
- 生物防治與植物保護研發應用-開發草莓潛伏性病害檢測技術及導入抗感病快篩技術於耐病育種113/11/20
- 蠶蜂及生物技術研發-二化性家蠶種原延長冷藏保存關鍵技術之研究113/11/20
- 夢幻藍之蝴蝶蘭育種(中)113/11/12
- 高屏地區小果番茄防減災措施113/11/12
- 文心蘭自動化水養液噴灌系統介紹113/11/12
- 西瓜栽培管理.pdf113/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