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台灣蝴蝶蘭的胚發育
作者:李勇毅 ; Edward C. Yeung ; 李哖 ; 鐘美珠
公佈日期:111 年 01 月 08 日
台灣蝴蝶蘭(Phalaenopsis amabilis var. formosa)為原生於台東和蘭嶼的著生類蘭花。在受精完成後,接合子連續進行兩次細胞分裂產生一個⊥形的四細胞胚。緊接著,此四細胞胚中接近珠孔端的兩個細胞擴增體積,並且進行兩次細胞分裂,形成八個管狀的胚柄細胞。這些管狀的胚柄細胞呈現高度的液胞化,向下擴展延伸至近珠孔端,向上則到達合點端。在胚發育早期,在胚柄細胞內可觀察到脂質體形成,在後續的發育階段則消失。因此胚柄在胚胎發育過程中擔任養分吸收的角色,並提供暫時的存放空間。當種子成熟時,可觀察到胚體頂部有一群分化程度較高的細胞。台灣蝴蝶蘭的胚體細胞內主要的儲藏物質為蛋白質體與脂質體。由尼羅紅(Nile red)染色所散發的螢光顯示:角質層只累積於胚體的表層細胞壁中,在胚柄的細胞壁中並無累積。在種子成熟時,角質亦累積於種皮的最外層細胞壁。
參考文獻:COM/PUBLICATION/ALDETAILEDMESH?DOCID=1817406X-200804-49-2-139-146-A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 蝴蝶蘭
延伸閱讀
- 防檢署舉辦輸澳蘭花檢疫規定說明會 協助業者開拓市場!114/09/02
- 春石斛蘭於20℃模擬貯運之落葉問題探討114/04/01
- 農業部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研究彙報(第164期)114/04/01
- 2025亞太蘭展 高雄農改場狐狸尾蝶蘭亮眼吸睛114/03/24
- 次氯酸水對蝴蝶蘭軟腐病防治效果評估114/03/17
- 114年2月主要作物病蟲害預測114/01/21
- 臺南區農業專訊129期-2024世界蘭花會議 暨臺灣國際蘭展介紹 113/10/09
- 臺東區農情月刊第291期-春石斛新品種-臺東1號 貓熊簡介113/06/25
- 臺南區農情月刊333期-臺‘蘭’四百,2024世界蘭展盛大開幕,本場蝴蝶蘭再獲佳績113/03/08
- 2023 臺灣花卉品種推介會紀實112/12/29
議題關聯知識文庫
入口網關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