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資源永續應用-電動農機
文圖/張佳偉、張金元
【前言】
農業場域中因燃料燃燒造成之溫室氣體排放占比53%,因此在淨零方案的策略措施中,即有「建立低碳農糧生產模式」之積極推廣節能減碳農機及設施(備),以及「強化減量科技研發能量,佈局中長程減量策略」之鼓勵研發新型節能農漁業機具等措施。
農糧署自111年起,將既有大小型農機補助調整為「省工及碳匯農機補助」,具體措施為補助購置一般燃油農機1/3額度,電動農機則提高至1/2額度,即因應農業淨零排放政策,鼓勵農民採用增匯及減碳等功效之耕作機械。112年持續推動電動農機優惠措施,更於8月間通過「農業機械設備汰舊換新溫室氣體減量獎勵辦法」,提出田間搬運車、農地搬運車、割草機、自走式噴霧車、鏈鋸等計12項已估算溫室氣體減排效益之農機,除原有補助金額外,另依申請機種可再增加補助額度1千元至3萬元,獎勵農友新購電動型農機並淘汰已達耐用年限之燃油型機種,以提高溫室氣體減量效益。
【農機電動化之優勢】
研發電動化農業機械,對環境保護盡一分心力,電動農機亦能改善工作環境、節約能源及成本、促進技術創新等,有助於實現可持續性、高效率的農業生產,其優勢簡述如下:
(一) 促進環保永續:相較於內燃機械,電動化可大幅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如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助於減少氣候變化與空氣污染,符合環保及永續農業的目標。
(二) 改善工作環境:電動化農機具運行時噪音、振動較低,不僅改善工作環境,也減少對農業工作者及周邊社區的干擾。
(三) 減少化石能源依賴:電力可以更廣泛利用再生能源來供應,降低對石油等有限能源的依賴。
(四) 降低成本:使用電能作為動力,通常能源成本相對較低,尤其在可再生能源的效益隨科技進步提升時,可以幫助農場降低運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五) 創新智農技術:電動化的研究發展促進技術創新,如智能控制系統、自動化操作等,進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強度,以及應用於農業分析管理的大數據探勘等。
(六) 提升產品形象與競爭力:積極減少碳排放的作為,可表現出對環保和永續發展的承諾,可量化交易的碳權,亦有助於提升農產品在市場上的形象和競爭力。
【本場電動化農業機具的研發成果】
因應「淨零排放與環境永續」議題,本場研發各式新型農機供產業應用,並探討電動化機具在農業領域中的優勢和潛在影響;近20年在節能減碳、省工、淨零及農產業一貫化循環利用等領域持續投入研發能量,尤其在設施栽培、露天蔬果及花卉產業等,開發有電動自走式升降作業機、電動三輪自走式噴霧機、電動施肥機與電動蘭花碎石介質分離處理機等,均已提前研發與技術創新,具體顯示對於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的承諾,並於成果完成後加速技術擴散應用與成果產業商轉,多次在農機展、示範推廣觀摩會及商機媒合會中展出,各項成果簡介如下:
(一) 電動自走式升降作業機、電動三輪自走式噴霧機
農友採用設施溫網室種植番茄、胡瓜、甜椒等棚架式高莖作物來穩定產量與提高品質,為解決設施內走道狹小、作物垂直生長及燃油機具氣味難聞等困境,本場早於94-95年間即研發出電動自走式升降作業機與三輪自走式噴霧機,並獲得我國新型專利第M295135號及第M275693號,兩型農機皆採無段變速操控,轉彎半徑小、適合設施狹小走道,作業效率較人工快3倍。其中,自走式升降作業機之工作台最高可舉升80公分,載重能力200公斤(不含操作人員重量),亦可附掛拖車,大量應用於設施作物栽培管理工作,如登高從事枝條固定、除側芽、疏果及採收等,倍受農友喜愛,累計推廣逾350台;創造產值3,150萬元,為本場迄今農機研發推廣數量最多者,陸續有三家廠商辦理技轉授權與擴散應用。
前述兩型電動農業機具皆列入農糧署省工農機補助機種,其在溫室氣體減量效益上,依據「農業機械設備汰舊換新溫室氣體減量獎勵辦法」比照功能相近之田間搬運機,評估每台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7.4公噸二氧化碳當量,顯著達到碳排減量的效益。
(二) 電動施肥機
蔬果作物栽培期間施用追肥以人工撒佈或背負式施肥機最普遍,惟背負式肥料桶容量僅約30公升,需重複多次填料才能完成施肥工作,運轉之噪音、熱源、振動及負重等皆會造成人體不適,屬於高勞力作業。本場104-108年間陸續研發手推式、乘坐式及手扶自走式施肥機,持續優化並結合淨零減排政策,於110年研發完成電動施肥機,獲得我國新型專利第M629841號,已授權廠商且完成性能測定,並列入112年電動農機輔助機型販售推廣。其後支撐輪可更換雙或單輪以適用各類型場域,載肥容量約60公升,利用鼓風機將肥料往機體兩側撒佈,可依需求調整吹撒範圍,經果園施肥測試較傳統人工提升4倍工作效率,並提升施肥均勻度。
以每公頃每小時撒施400公斤肥料試驗,估算本機耗電量約0.44kWh,碳排放量0.26公斤二氧化碳當量,相較燃油背負式施肥機耗油1.5公升及4.53公斤二氧化碳當量,本機於碳排減量效益顯著。依據農業機械設備汰舊換新溫室氣體減量獎勵辦法,評估本機每台溫室氣體減量效益可達4.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
(三) 電動蘭花碎石介質分離處理機
文心蘭為我國重要切花,主要產地為臺中市新社與后里區,外銷年產值逾4億元,本場依據花農反饋產業各流程痛點,積極研發節能省工機具,如智(節)能補光系統、電動輔助搬運裝置、外銷切花摺箱機具及碎石介質分離處理機等,皆屬新研發之電動輔助機械,並持續辦理擴散推廣。
本場110年研發完成滾筒式分離裝置,獲得我國新型專利第M624671號並已授權廠商。本機係可調轉速之傾斜式多篩孔滾筒,分車載與定置2型,藉由滾筒撥片將植株根系與碎石分離,效率較人工快6倍以上,減少人員腰、手不適感並大幅改善汰舊清園費時耗工。車載型結合電動農地搬運車,可供農民團體共同使用,藉此減少購置成本、攤提年限及提高稼動率。以電動搬運車評估本機減碳效益,依據農業機械設備汰舊換新溫室氣體減量獎勵辦法,每台溫室氣體減量效益可達11.5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團體共享更能提升減碳效益。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園藝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工程類
相關檔案下載
- 農民輔導與推廣服務- 臺灣蠶蜂昆蟲教育園區榮獲112 年度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評鑑優異獎113/11/20
- 農業淨零碳排- 地被植物對增加果園土壤固碳之應用研究113/11/20
- 農業生態與國土綠色網絡- 苗栗縣西湖鄉文旦產區長期生態調查113/11/20
- 土壤肥料與農業機械-促進瓜果類作物抗逆境複方微生物堆肥之研發113/11/20
- 生物防治與植物保護研發應用-開發草莓潛伏性病害檢測技術及導入抗感病快篩技術於耐病育種113/11/20
- 作物改良、栽培技術及產品研發-抗白葉枯病水稻品種- 苗栗3 號113/11/20
- 蠶蜂及生物技術研發-二化性家蠶種原延長冷藏保存關鍵技術之研究113/11/20
- 水稻稻種繁殖一貫化機械作業,臺南農改場辦觀摩會秀成果113/11/20
- 運用智慧化茶園管理及新型加工製茶技術 以「臺灣製造,品質第一」為目標攜手開創新局113/11/18
- 機採茶菁結合茶園智慧化管理 韌性技術為茶產業布新局11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