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知識庫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專刊:發芽-花蓮原住民農耕知識與飲食文化-卓清部落--07
作者:曾竫萌;楊大吉;陳美齡
公佈日期:113 年 07 月 19 日
•Bunun
溪水清澈的安居之地-卓清部落
sumsum散穗高粱
學名:Sorghum nervosum var.flexibil
遺失又獲得的散穗高粱
散穗高粱在南安跟清水的部落是一個遺失又獲得的禮物。散穗高梁重新回到南安跟清水部落的土地,有一段神奇的故事。在南安布農豆豆班的家屋裡,柴火溫暖的升起,煙霧繚繞中,頭目夫人高春妹開始說起這段故事。
在父親留下來的古老耕地上,這裡維持著傳統耕作。目前種植芒果,有一日在山上整地時,發現這種長得跟一般草不一樣的植物,看起來不像小米,跟油芒也不同,善於耕作的布農族,對土地上生長的作物總是敏感,珍惜著土地上的一草一木,高春妹tina決定把他留下來。
慢慢的作物結穗了,tina覺得似曾相識既熟悉又陌生,tina將結穗的作物拿來詢問部落族人。族人驚訝的說,這是已經許久不曾在部落見到的散穗高粱,二三十年前部落有種植,現在已經在部落遺失了!
對於古老的耕地長出了遺失多年的散穗高粱,tina非常驚喜,覺得這是土地的禮物,也許散穗高梁一直都在,只是默默地在耕地上生長又落土。tina說這也可能是小鳥帶來的禮物啦!萬物有靈的布農族相信,神話傳說中植物跟動物都是自己親人變的,tina也將這一份土地的禮物與族人分享,現在南安跟清水的族人,維持著少量種植。
農事管理:散穗高梁種植後大約3個月可以收成,要避免在梅雨季節或夏天颱風來時種植,因為散穗高梁植株會長得很高,風雨大影響生長。
飲食文化:族人分享早期會將去穀之後的散穗高梁蒸熟,與糯米粉拌勻,作成高梁糯米糕,但是製作繁瑣,節慶才會製作。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推廣教育 > 農業推廣教育-其他
消費者知識庫 > 農業經濟與推廣類 > 農業產業文化
延伸閱讀
- (第143期)技術服務季刊114/10/17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114年本場辦理農民學院課程及時間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人事異動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展現青農群聚成果-2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新竹縣永續農業生產合作社展現青農群聚成果-1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紫湯圓開運指南:好運「紫紫」來!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第一屆國家食農教育傑出貢獻獎 頒獎典禮盛大舉行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7期-------------恭喜本場傅仰人副場長與莊浚釗分場長榮退114/10/16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8期-------------第7屆百大青農余振華-綠寶石的傳承與創新114/10/03
- 桃園區農情月刊---第308期-------------青花菜114/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