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用生長調節劑型除草劑對葡萄株之影響
根據藥毒所95年之草相調查顯示,臺灣葡萄園雜草有32科100種以上,主要為菊科、禾本科、大戟科及莧科。以雜草生活史及傳播特性可區分成以種子為主要繁殖器官之「一年生雜草」如牛筋草、馬唐草、紫花藿香薊、野莧、碎米莎草等以及可利用營養器官(如走莖、塊莖、球莖)繁殖之「多年生雜草」如狗牙根、香附子、紫花酢漿草等。多年生雜草以耕犁或接觸型藥劑處理時,多半無法全面根除,屬防治不易的雜草,此外藤蔓性植物雜草也日漸增加,如小花蔓澤蘭、扛板歸及黑眼花等,藤蔓性植物易攀附於葡萄植株,進而影響果樹正常發育,並且易生根或萌發新芽體,常造成葡萄園區管理之困擾。
國內的葡萄農一般針對雜草之防治與管理常見為耕犁、割草、覆蓋、草生栽培與化學方法的施用,由於除草劑具有快速、防除效果長、易操作等優點,於是施用除草劑仍為目前葡萄園最常使用之雜草防治方法,根據農業部農藥技術諮議委員會審定之植物保護手冊(植物保護資訊系統),目前登記於葡萄園之除草劑共4種,包括伏速隆、固殺草、嘉磷塞三甲基硫鹽及嘉磷塞異丙胺鹽,皆屬非選擇性萌後劑型。
近年來由於氣候變遷迅速加上極端氣候,2024年訪大村葡萄園時葡萄農反應近年施用固殺草之雜草防除雜果的效果已不如往昔,因此農民在自行施用其他未推薦於葡萄的除草劑-如復祿芬等藥劑,導致整個果園可見約80%植株葉片畸型、葉脈黃化,於新生枝條葉片特別嚴重(圖)。葡萄園除草劑使用不當時,造成葡萄果樹產生藥害,都有可能對葡萄園造成除草劑損傷。根據國外文獻-Growth Regulator Herbicides and Grapes Don’t Mix中所探討有關生長調節劑對葡萄植株之影響,文中提及所有登記用於葡萄的除草劑如果未按照農藥指示施用,葡萄園因辛蒙賽汀(Princep)、苯氧基草酮(Karmex)、百草枯(Gramoxone)以及草甘膦產品(Roundup、Touchdown等)等因不當應用而出現植物毒性。然而,對於種植者而言,更令人擔憂的是某些未註冊用於葡萄的除草劑,它們被用於其他作物或靠近葡萄園的非作物區域中的不需要的植被。
文中也提及葡萄對含有2,4-D的除草劑極為敏感,即使是非常低的濃度也會引起傷害。2,4-D被歸類為酚氧基-羧酸家族,屬於生長調節劑作用組群。除了2,4-D之外,其他已被證明會對葡萄造成傷害的生長調節劑(GR)除草劑還包括二氯氨苯酸(Banvel, Clarity等)、吡氯酸(Tordon)和三氯吡氧酸(Garlon)。然而,所有的GR除草劑都有可能對葡萄造成傷害,因此不應在葡萄園周圍使用它們。生長素是調節植物生長和發育的植物激素,主要集中在生長中的頂端部分。生長調節劑型除草劑會模仿這些植物激素。這些除草劑是系統性的,會從吸收部位(葉片或根部)傳輸到快速生長的區域。植物激素平衡的破壞導致異常生長,而最嫰的頂端新葉則受到的影響最嚴重。2,4-D傷害據報導可能在除草劑施用地點的5英里或更遠的下風處發生。然而,通常最嚴重的葡萄園損傷發生在靠近除草劑施用地點的地方。傷害的嚴重程度取決於:葡萄藤吸收的除草劑量、暴露時的生長階段、葡萄藤的年齡和品種。如果葡萄藤在生長季節的早期、快速枝條生長期間(從萌芽到開花)接觸到2,4-D,則會表現出最嚴重的傷害。根據傷害的嚴重程度,葡萄藤可能需要2年或更長時間才能恢復。受損枝條頂端可能停止生長或呈現扭曲的生長,並帶有變形的葉子。
知識樹分類
消費者知識庫 > 其他
相關檔案下載
- 種子貯藏生理.pdf113/12/26
- 水、植物與昆蟲的交互作用113/12/26
- 草莓土壤傳播真菌性病害與防治策略113/12/26
- 草莓的花芽分化與鏡檢技術簡介113/12/26
- 草莓健康種苗現況與應用發展113/12/26
- 柑橘葉蟎整合型防治技術介紹113/12/26
- 葉蟎的大胃王天敵——食蟎瓢蟲簡介及其生物防治應用113/12/26
- 長毛小新綏蟎介紹與田間應用113/12/26
- 臺東區農技報導111-有機番荔枝栽培管理模式-結語113/12/18
- 臺東區農技報導111-有機番荔枝栽培管理模式-病蟲害管理模式113/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