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於出現於淡鹹水飼養環境中形形色色的各式觀賞魚,便以覺得眼花撩亂,那麼如果再將這些常見的觀賞魚種類,以「品系 (strain)」為區分方式,對不同體型與色彩表現的個體加以描述,想必市面上任何一本的水族圖鑑,都無法充分而完整的呈現;而這種存在於種類 (species)、品系 (strain) 與個體 (individual) 間的多樣性與明顯變異,也正是觀賞水族引人入勝的神奇魅力之一。
品系改良在觀賞魚市場中已不是件新鮮事,因為最早的一條觀賞魚,也就是出現於宋朝的金魚,其實便是由金鯽魚中挑選出具有特殊體色表現的個體,然後再經由人為刻意的選汰、雜交與維持品系,因此在今天的水族市場中,愛好者方得以見到形形色色,在外型、體態與體表色彩具有特殊表現的品系或個體;而類似金魚發展的品種改良歷程,其實從許多諸如孔雀魚 (Guppy)、七彩神仙 (Discus) 到南美產淡水魟魚 (Freshwater Stingray) 等種類的繁殖培育,都可看出具有極為接近的品系改良策略。
其實廣泛分布於淡鹹水環境的魚種數量實在眾多,即便是扣除不具欣賞價值或目前設備仍無法飼養的特殊種類,仍在數千至萬餘種間,同時從歐洲與日本市場的專業書籍、雜誌或相關網站中,也經常可以見到採集隊伍在南美河川上游、非洲湖泊甚至是蘇拉威西島上,又發現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特殊種類,既然觀賞水族市場不乏新種供應,又為何那些以提供市場大宗種類的專業觀賞魚繁養殖場,終日為了培育新品系而奮力不懈 ?
一般所謂的品系改良,大致可以依據操作重點區分為體型、體態或是色彩表現等三大方向;其中體型指的是將培育品系較野生型明顯放大或縮小的操作技術,體態則廣泛的包含了體長、比例或是在外觀上顯而易見的鰭式型態,至於色彩則多集中於體側與各鰭的線條、色彩或光澤表現,其中當然也包括了局部的色彩特色,或諸如螢光魚等藉由基因轉殖技術所培育出的特殊螢光表現。
當飼養者以習慣於野生個體的色彩表現時,具有相同生態行為,但卻在體型或色彩表現上截然不同的特殊品系或個體,往往能吸引愛好者的注目;而其隨後所引發的相關市場,往往包括了品系的收集、藉由持續培育且經繁殖與選汰而創作出的嶄新品系,甚至建立特殊的飼養風氣等等。例如孔雀魚、滿魚與七彩神仙的相關飼養,即便經過多年的市場考驗,但仍能藉由不斷作育全新色彩或型態表現的品系與個體,讓與特定種類相關的飼養熱潮持續不褪,而近年來分別由歐洲與亞洲觀賞魚專業繁養殖場及愛好者所創造的眾多品系,也由原本僅集中於淡水魚種表現的培育品系市場,逐漸拓展至諸如水晶蝦 (crystal red shrimp) 與淡水螯蝦(freshwater crayfish) 的節肢動物甲殼類寵物市場,甚至在許多水草栽培與軟體動物的市場中,也不時見到具有特殊種類或色彩表現的全新品系,深深吸引著愛好者的目光。
(圖/文 :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水產養殖學系 黃之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