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慧萍
您知道首先培育水晶芭的人是誰嗎? 就是燕巢鄉果樹產銷班第2班班員董建銘先生。
董先生開始「專心」的從事種芭樂,是從兩年前開紿,之前他只幫老婆的忙,他說那時他連包芭樂都不會,而目前他已是一甲半芭樂果園的主人了。他說,四年前他發現果園中有一棵泰國芭所結的果實不太一樣,就把它留下來, 剛開始只生2粒,成熟後採收下來,覺得吃起來的口感不錯, 並請專家來評估種植的可能性,經過2年的觀察,發現它具有經濟價值,於是開始大量栽種。
水晶芭不僅甜、脆、果肉厚實,最特別的是它幾乎無籽,所以別稱「無子芭」。董先生說,水晶芭在管理上有一個缺點,就是雨季時容易生病,到目前為止,還未找出治療的方法。
目前董先生又發現了一種珍珠芭的新品種,比起現今消費者所熟知的珍珠芭,表面多了一些凹凸,但少了一點籽,以特性來說,大概介於珍珠芭與水晶芭之間。 這種新的珍珠芭, 目前董先生已經種了700棵,將來會栽種得更多。董先生的芭樂,皆獲准使用吉園圃標章,他期望將來能外銷,給農民多一條出路。
(轉載自: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農情月刊第27期88.12.15)
大家覺得這篇文章
一級棒:49%
我喜歡:35%
很實用:12%
夠新奇:5%
普普啦:0%
看過這篇文章的人說
登入會員即可參加留言

陳*杰(達人級會員)發表於 106/06/11
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