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蜜蜂的螫針與蜂毒
工蜂的螫針是由產卵管特化而成為自衛武器。
螫針由兩根帶有倒刺的細針及一根較硬的針鞘構成,中央有細管與毒腺相連。當工蜂螫人時,倒刺會鉤在皮膚上,毒囊一起脫出會繼續抽動30-60秒,不斷放出毒液,同時放出警戒費洛蒙。失去毒囊及螫針的工蜂,也許還能存活數小時或數天。對於蜂群而言,少數的犧牲增強蜂群的自衛性。
新羽化的成蜂毒量很少,隨日齡的增長毒量漸多,到第10-16日齡的成蜂帶毒量最多,第15日齡時帶毒量為1-2毫克(乾毒量為0.10毫克),18日齡後不再增加,20日齡以後停止分泌。
因此,蜂針療法使用的蜜蜂,通常選用20日齡以內的成年內勤工蜂,不取用10日齡以內的年輕蜜蜂。蜜蜂的不同品種或是不同種類的蜂,所含的毒量及成分都不盡相同。
二、蜂毒的成分及特性
(一)蜂毒的特性
天然蜂毒是具有芳香氣味的透明液體、略帶淺黃色,味苦。呈酸性,pH值5.0~5.5,比重為1.1313,含水量80~88%。在室溫下容易乾燥,乾重為原量的30~40%。溶於水及酸,不溶於酒精。蜂毒溶液不穩定,乾蜂毒穩定性強。乾蜂毒加熱至攝氏100度、經過十天不發生變化,冷凍也不減毒性。乾蜂毒冷凍後,毒性可保持數年。蜂毒中的成分非常複雜,包括多肽類、酶類、非肽類。蜂毒中的各種成分,隨日齡而有改變。蜂毒的生成,也受蜜蜂採集的食物的種類及季節的變化影響。
蜂毒是由蛋白質及多肽類 混合而成,主要的化合物是蜂毒肽、透明質酸償、 磷脂酶A2、酸性磷酸酶、組織胺等。如表1。
1.多肽類
(1)蜂毒肽(mellitin):
又稱蜂毒溶血肽、蜂針素、蜂毒溶血素。是蜂毒中的主要活性物質約佔50%。分子量為2,840。主要干擾生物膜上的磷脂分子,使其變異,具有抗凝血作用。由26個胺基酸組成的單體,單體又聚合為四聚體,四聚體解離為具有高度活性的單體,單體可使紅血球的細胞膜分解成很多部份,最後使紅血球溶解。不同種類的蜜蜂,蜂毒肽的胺基酸排列略有不同,不影響生理活性。蜂毒肽有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作用。
(2)蜂毒神經肽(apamin):
又稱蜂毒明肽、蜂毒神經毒、蜂毒素。佔 2~3%。分子量為 2,035。由18個胺基酸組成的多肽。是一種很強的神經毒素,是動物神經毒素中分子最小的神經毒,可通過各種給藥途徑穿過血腦屏障,作用於中樞神經,目前已經可用人工合成。
(3)MCD肽(mast cell degranulating peptide):
又稱肥大細胞脫粒肽,佔2~3%。分子量為2,593。由22個胺基酸組成的多肽類。能使動物的肥大細胞脫粒,具有抗炎作用,與眼鏡蛇科的毒素相似。此外,有心臟肽(cardiopep)、含組織胺(histapeptid)、賽卡平(secapin)、托肽平(tertiapin)、蜂毒肽-F(melittin-F)、安度拉平(adolapin)、普卡胺(procamine A,B)等。
2.酶類:
有55種以上,重要的有以下幾種。
(1)透明質酸償(hyaluronidase):
佔2~3%。分子量為35,000。生物活性很強,無直接毒性,能促使蜂毒成分在局部組織間滲透及擴散,是動物性毒素中普遍存在的一種。
(2)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
佔12%。分子量為14,500。由129個胺基酸組成。能夠迅速水解生物膜,發揮蜂毒的生物活性,有很強的間接溶血作用。
(3)其它胺類:
酸性磷酸脂酶、鹼性磷酸脂酶、C3和C4脂肪酶等。
(4)抑制劑:
為多價的蛋白酶抑制劑,屬鹼性低分子多酶。分子量為9,000。耐熱、不會被胃蛋白水解,也可保護透明質酸償、磷脂酶A2及各種活性多不會被胃蛋白酶水解。
3.非肽類物質
(1)組織胺(histamine):
蜂毒中的含量與蜜蜂的日齡有關,約佔蜂毒重量的0.1~1.5%。主要引起平滑肌和骨骼肌的緊張收縮,使皮膚灼痛。
(2)多巴胺(dopamine)
(3)其它胺類:
蜂毒中主要毒理作用由多肽和酶引起,胺類物質可能與蜂螫產生的疼痛有關。其它胺類有腐胺(putrescin)、精胺(spermine)、及spermidine 等 。
(4)其它有機物質:
甘油、磷酸、蟻酸、脂肪酸、脂類、碳水化合物、及19種游離胺基酸。
(二)人類對蜂毒的反應
人類對蜂毒的反應一般分為三個等級,局部反應、系統反應及過敏反應。局部反應是皮膚上局部性腫脹,持續腫脹數小時,腫脹部位發紅、發癢,可能延續2-3天。系統反應是在被螫後數分鐘,產生全身性的疹塊,並有氣喘、作嘔、反胃、腹痛及昏暈等症狀。過敏反應是在被螫後數秒鐘,就產生呼吸困難、作嘔、昏暈及血壓降低等症狀,甚至引起休克致死。
蜂螫後人體的反應因人而異,也因螫刺部位、接收的蜂毒量、個人的敏感性、健康狀況等有差異。人體的神經末梢及淋巴細系統發達部位,蜂螫後的反應較為強烈。通常蜂螫數目達200隻以上,才會引起嚴重中毒反應。有人被蜜蜂多螫幾次後會逐漸產生抗性,有人可能產生更強烈的反應,也有人被螫一針就引起過敏休克,更有人被螫2,243針後仍然存活。目前多數學者認為,蜜蜂螫人的致死量為500-1000隻。
(三)被蜂螫後的處理
不幸被蜜蜂或其他蜂類螫刺,通常蜂螫後會在皮膚上留下費洛蒙,引誘更多的同伴趕來攻擊。被蜂螫後,迅速離開現場,是很重要的處理,以免遭再受蜂群圍攻。如果皮膚上留有蜂的螫針要立即除去,否則蜜蜂的毒囊會自動的收縮,把蜂毒全部送到人體內。一般人會用手指拔除蜂針,往往會適得其反,會把毒液擠到人體。可以用指甲沿著皮膚刮掉蜂針,或用小紙片名片等迅速貼者皮膚刮除。除了蜜蜂螫人會留針之外,一種虎頭蜂螫人也會留針,要特別注意除針的處理。
蜂螫後不要曬太陽及激烈的運動,使用冰敷可以減緩腫脹。選擇在陰涼處平躺或靜坐,深呼吸保持身心平靜可減少痛苦。,養蜂者多使用蜂王乳或是蜂蜜塗抹,也有相當的效果。
被蜂螫刺後如果在二十分鐘到半個小時之內,身上產生紅腫並且迅速蔓延,或是有氣喘、反胃、嘔吐等的現象,要盡速送醫院急救。各種蜂類的毒液成分不盡相同,能夠承受蜜蜂毒液的人,對於虎頭蜂或其他蜜蜂的毒液的反應或許會更為嚴重,過敏性休克通常在10-30分鐘內發生,要特別小心。
三、蜂毒的應用
在古埃及、古印度、敘利亞、古羅馬及中國的民間醫學中,用蜜蜂螫刺病人,治療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等病症,有悠久歷史。據記載一千七百多年前古羅馬醫學家蓋倫(Galen)記述,蜂毒可作止痛等多種用途。中國古代蜂針療法不僅採用針刺,還將蜂螫器官用作藥灸。明朝方以智(1611-1671)所著《物理小識》卷五記載有「藥蜂針」的配方和用法,「取黃蜂之尾針和硫煉,加冰麝為藥,置瘡瘍之頭,以火點而灸之。先以濕紙覆瘡瘍,其易乾者,即瘡瘍之頂也。」。
蜂針療法(Bee venom therapy)是直接拔取蜜蜂螫針,用來扎刺人體穴位的一種治病方法。蜂針是一種用過即棄的天然刺針和自動化微量注射器,蜂針刺入皮膚深度為1-1.5毫米。現行的蜂針療法多使用散刺法,是將一隻蜜蜂的螫針分散螫刺在患者的皮膚上,分散5-7個點刺點、乃至十幾個點,使皮膚的局部反應恰到好處。分散各刺點的蜂毒含量較少,使人體不再呈現毒性反應。
蜂毒中含有多肽類及酶類等成分,具有直接和間接抗炎止痛作用,調節免疫能力,改善血液循環,增加末稍血液供應,增強心臟肝腎生理功能及其局部經絡和物裡作用。其中主要是抗炎止痛和免疫調節兩項。從中醫角度而言,蜂毒進入人體以後,能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通經活絡、去風散寒的功效。另外,鋒針刺入穴位,有針刺經穴的機械性刺激及蜂毒的藥理作用。蜂螫後的局部紅腫反應,有類似溫針的治療效應。因此,蜂針兼具針刺、溫灸及物理治療多重功效。
蜂毒在醫藥上的應用,經中外傳統醫學的應用及研究,已經具有基礎。如果醫療保健方面投入更多的努力,必然能夠廣泛的被人們應用。二十一世紀的蜂療,結合傳統中醫臨床經驗及現代醫學臨床免疫學的應用,相信將會帶來突破性發展,使人類對於抗病毒性感染及惡性腫瘤的治療帶來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