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需要生力軍,才能為產業注入活力,楊志偉就是一個現成的案例。從鐵厝工到火鶴花農,一批農村青年,為下營鄉逐漸沒落的農業注入新生命,重現另一道曙光!
創業惟艱 不搭鐵厝改種火鶴
35歲的楊志偉原來是個搭鐵厝工人,高中畢業後入行,並且因緣際會地隨隊去日本,在當地搭建蘭花溫室。在日本期間,他發現銷往日本市場的台灣火鶴花價格很高,1枝要價上百元台幣,回台後考慮到搭鐵厝收入不穩定,便開始蒐集火鶴相關資料,企思轉業。
在30歲那年,雖然家人反對,他還是決定要改行創業,甚至向農會貸款,在自家農地開始搭建火鶴花溫室。當時鄰近的六甲鄉是台灣火鶴花銷日最主要的地區,因此他們這一批初創業的年輕人都是到六甲鄉去學,再輾轉傳授技術給同鄉的友人。然而一開始投入生產栽種的5000餘棵火鶴花,因未做市場調查,配送到日本後花色乏人問津,慘遭滑鐵盧。
會拼才會贏 轉虧為盈
雖然出師不利,楊志偉並未因此氣餒,戲稱繳了一筆可觀的補習費後,重新振作,到台南區農改場、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上課吸收新知,分析市場趨勢與偏好,忍痛廢園重新選種新花色,從失敗中再站起來。
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去年營運狀況開始轉虧為盈,漸入佳境。楊志偉此時則展現旺盛的企圖心,除了規劃擴大經營規模外,並串聯同鄉的年輕花農一起籌組下營鄉第1個火鶴花產銷班,希望藉由組織力量取得更多資源。
積極研發 勇於創新
楊志偉除了年輕、有衝勁,還很有研究精神。除了做市場調查、更新花種,他發現紅色花系瓶插壽命較短,綠色花系較長,而且日本市場喜歡的綠色花系,六甲和埔里種不起來,因此特別花了1年時間鑽研溫度及肥料控制來調整花色。在園區管理上,他也很有一套。每週採收一次,採收隔天即進行全園消毒。利用電腦偵測、自動噴霧來降低網室內溫度。他發現地下水鹼性太強、石灰及鐵質較重,會損傷花朵,因此改用自來水灌溉。自行設計水資源回收系統,讓灌溉及農藥用水能再次循環利用。
穩健成長 努力傳承
目前他的切花大部分外銷到日本及美國,業績穩定成長。現階段工作目標在提高單株產量及大花比例,品種則往“白花綠心”鑽研。
楊志偉從一個對種花完全外行的搭鐵厝工人,搖身一變成為傑出的火鶴花農,開創嶄新的人生方向。我們敬佩他的努力,祝福他前程繁花似錦,也慶幸台灣農業有像他一樣的年輕人,能繼續傳承下去。
(文/黃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