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展現口孵行為的馬拉威湖慈鯛,可見其略為鼓起的下頷部位。
口孵行為是魚類中特殊的護卵與育幼方式,在絕大多數的東非湖產慈鯛、部分種類的迷鰓魚或是珊瑚礁環境中的天竺鯛,都可以見到這種極為迷人的特殊行為。 之所以會產生口孵的行為,純粹是親魚對於卵粒或尚不具抵抗能力的稚幼魚,所表現出的呵護行為。狹義的口孵行為,指的是親魚將受精卵含於口中,直至受精卵完成孵化;甚至當子代已發育至可自由泳動與覓食的幼魚階段,但在遭遇危險之際,親魚仍會將幼魚納含口中的特殊行為。廣義的口孵行為,則尚包含僅以口部啣含魚卵或幼魚,然後將其進行短距離搬移的暫時性行為。
以具有口孵行為的馬拉威湖慈鯛為例,親魚所以在繁殖行為開始時,便由雌魚展開以口啣卵的特殊動作;甚至是卵粒在還未受精之前,雌魚便會選擇先行含入口中,隨後再藉由雄魚臀鰭上卵斑的引導,輕微觸碰雄魚的臀鰭基部,趁此時將精液藉由呼吸水流吸入口腔中,妥善完成卵粒的受精。而這種與觀念中產卵旋即受精稍有差別的行為,亦可見於分布坦干依喀湖中的六間 (Cyphotilapia frontosa) 與藍劍鯊 (Cyprichromis leptosoma),甚至是維多利亞湖中產的諸多口孵型慈鯛 (Mbuna)。
而口孵行為可不是湖產慈鯛獨有的招牌行為,在部分諸如紅戰狗 (Betta macrostoma) 與熊貓鬥魚 (Betta albimarginata) 等迷鰓魚,甚至型態可愛的巧克力飛船 (Sphaerichthys osphromenides),都可見到牠們在繁殖過程中,展現令人動容的親子關係。只不過有別於多數以雌性表現口孵行為的湖產慈鯛而言,在迷鰓魚中,多由具有體型優勢的雄性,一肩挑起口孵育幼的重責大任。
不論肩負口孵責任的對象是雄性或雌性,令人感到十分詫異的是這些正處魚口孵狀態下的個體,通常會選擇安靜且陰暗的角落,避免過度招搖暴露行蹤,引起掠食者的覬覦。而對於具有強烈領域行為的湖產慈鯛而言,口孵中的雌魚則會暫時脫離原本棲地,選擇安全且能穩定育幼的環境,等待子代在孵化並充分發育後,脫離親魚開始自由活動與覓食。或是如同細鱗劍鯊 (Cyprichromis microlepidotus)、孔雀劍鯊與巨型劍鯊 (Cyprichromis sp. leptosoma jumbo) 等鯉型鯛,口孵中的雌性與亞成個體,形成一個數量介於數百至數千隻的群體,藉由群由壯大聲勢,好讓甫脫離口孵的幼魚不致受到掠食者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