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市場習慣以體長或體型表現作為個體年齡判斷的依據。圖為由巴西輸入的綠七彩成熟個體。
也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鮮少去針對特定物種進行年齡的判斷,而那些出現於水族箱中的觀賞魚,也因為生命週期較短,且時時受到水質不良與病害困擾,因此對於魚隻年齡的判斷,似乎僅只是魚類學家的工作,而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似乎難以凸顯其重要性。
但對於一個有心從事育種的玩家,或計畫大量供應市場需求,因而設立商業性觀賞魚繁殖場的業者而言,魚類年齡的判斷,往往對特定種類的觀賞魚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個體的年齡往往與生殖成熟有關,甫進入成熟階段的個體,只要經過細心的照顧與調養,往往代表能在日後繁殖大量且健康的子代。相對的,如果所擁有的是已經日薄西山的高齡種魚,雖然個體依舊能藉由配對產生子代,然而漸趨衰退的生殖能力、較低的子代育成率與偏高的畸形率,往往讓飼養者花費同樣的心血照顧,卻無法換得相對的代價。
因此針對孔雀 (guppy)、短鯛 (dwarf cichlid)、七彩神仙 (discus) 與龍魚 (Asia Arowana) 等具有大宗市場或繁殖潛力的種類,繁殖者或魚場往往格外重視個體的年齡、活力與健康狀況。以近年來於東南亞一帶興起的龍魚繁殖,繁殖場若能取得正值壯年的雄魚,與具有一定體型的成熟雌魚,經由適當的性比,往往能在每次的間捕過程中,從含卵的雄魚口中取出30-40 尾帶有卵黃囊的稚魚,其昂貴的市場價值與產業潛力,往往讓許多傳統觀賞魚驟然失色。然而相對的,如果未能經由正確的年齡判斷,挑選適當成熟度的個體,或是在成熟狀態下未能產生良好互動反應,甚至是配對親魚的年齡差距過於懸殊,往往不是產卵量不足,便是雄魚在未使幼魚能達到適當體型前,便草草結束口孵過程,而造成繁殖者功虧一匱的重大損失。
雖然魚類學家在針對魚類進行年齡判定時,多半採用來自耳石與側線鱗的相關資料,然而這兩種取樣方法,輕則可能造成魚隻體表出現破損,嚴重者還可能導致不可回復的傷害,因此在觀賞魚的年齡判定上,每位飼養者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例如飼養與繁殖七彩的玩家,便習慣由個體鰭條、體表鱗片及眼徑與頭長的比例,從外部對個體進行年齡的判斷。例如年輕的個體鰭條應該是筆直且滑順的,同時少有扭曲與分岔的現象;此外眼徑比例不宜過大,因為一旦眼睛比例過大、體表粗糙且各鰭萎縮扭曲,往往代表魚隻已具有一定的年齡。或是對於許多繁殖孔雀魚的玩家與繁殖場,他們多喜好使用正值生殖能力巔峰的年輕雄魚,搭配成熟度穩定的8-12個月雌魚,如此一方面雄魚能積極產生追尾現象,另一方面,擁有粗壯體型與旺盛繁殖能力的雌魚,往往在一次產仔中便具有50-70 條的能力,有效增加了子代累積的速度。